宣威之窗

宣威市“大扶贫”促进大发展实现大变化

近四年来,宣威市紧紧抓住开展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及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机遇,因地制宜、创新机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贫困地区,“大扶贫”促进了大发展、实现了大变化。其中,专项扶贫开发极大的提升了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产业培植增强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后劲;社会事业建设、生态能源建设、劳动者素质提升,改善了广大贫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强了贫困群众依靠自身脱贫致富能力。据统计,四年来宣威累计争取并完成了各级各类扶贫投资54.36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7亿元、整合部门项目资金9.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等各类补助资金10.34亿元、挂包部门扶持资金0.78亿元、金融支持资金11.24亿元、曲靖浦发银行扶贫开发投资基金17.8亿元。四年间, 5个乡镇共完成了整乡推进工作,58个行政村完成了整村推进工作, 27422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714户完成危房改造,6000余农村剩余劳力实现转移就业。

1.jpg

格依村水泥路进村入户

2.jpg

沈家村发展猕猴桃种植致富果

3.jpg

十字村贫困户住进别墅房家园变美丽

宣威市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坚定信心,树立贫困地区要与全市一道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强化各级各部门对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齐心协力确保扶贫开发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二是通过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的结合,从整体上提升发展水平,乌蒙片区开发工作实施四年来,宣威市共完成扶贫开发投资85894.88万元。对贫困地区做到精准识别贫困原因和贫困对象,有针对性的进行投入,以扶持贫困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缩小发展差距,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三是整合专项、行业、社会等各方扶贫资源,建立了财政扶贫投入机制,宣威市级财政资金对每年启动的整乡推进项目补助1000万元,将财政扶贫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积极整合全市各类资金、项目资源投入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做到资金集成、项目集成、力量集成,放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将深度贫困人口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扶对象,确保深度贫困人口得到扶贫政策的优先扶持,提高专项扶贫资金对扶贫对象的覆盖率,以实施精准扶贫为目标,以建设扶贫开发项目为手段,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对贫困地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进行综合规划、统筹实施、同步提升,集中力量、持续不断打贫困歼灭战,确保扶贫对象整体脱贫。五是大力推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市各行业部门都积极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到贫困地区,不断加强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电视、体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帮助贫困群众解决行路、饮水、上学、就医、用电、听广播、看电视电影等困难和问题,筑牢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六是不断完善扶贫开发管理机制。制定了宣威市整乡推进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宣威市扶贫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实行扶贫资金财政专户存储、专人管理、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推行大宗物资统供制、资金报账制、工程合同管理制、群众监理制、资金使用定期公示和违规一票否决等制度;积极探索项目竞选机制,综合考虑贫困程度、以往项目建设效果、现有班子凝聚力和群众的建设积极性等因素,把项目安排给干得最好、发挥效益最大的乡、村,确保项目建设一件,成功一件,有效克服重争轻建和重建轻管的现象。

4.jpg

谢家村易地扶贫搬迁忙

5.jpg

秀水村贫困加快新房建设

走进昔日贫穷落后的广大农村,泥巴路变成水泥路,断头路打通了,杈杈房变成了混凝土浇灌房,荒山荒山秃岭栽上了核桃树等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了中药材、烤烟、辣椒、葡萄、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农民素质提升培训了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和外出务工生存技能。总之,过去四年成为宣威历史上贫困地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记者站:沈良斌)

编辑:Mr先生 审核:system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