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科技惠农兴村领头人——记宣威宝山镇农技中心主任陈兴片

      “求实是农科人员的本色”,陈兴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研究土壤根系层级分布、地力和生长时空差,他首次搞薯麦混种试验,底层种马铃薯,表层撒麦子,空行种地膜包谷。1990年,陈兴片主持搞马铃薯掰芽快繁试验,选择健壮硕大的种薯,经多次掰芽、切枝扦插,为种薯繁育开辟新路子,就地选育了适宜本地的当家品种,创造了“一个马铃薯繁殖600公斤马铃薯”的奇迹,已累计推广2800亩,为农民节约到外地购买种薯的成本38.1万元,宣威市宝山镇成为全市较早实施掰芽快繁乡镇之一。
       
        陈兴片,1983年4月参加工作,2000年3月,陈兴片被任命为宣威市宝山镇农科站长,当时农科站里欠账20多万元,无办公场所,甚至连简单的笔墨纸张都没有。上任伊始,到云南省农业厅争取支持,一位领导说:“一个基层乡镇的农科站长能到省里来,非常有胆识,值得鼓励”,给予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宝山镇的农业科技从落后乡镇快速进入宣威市前列,宝山镇2009年的农业综合考核跃升宣威市第四名,2010年名列榜首。

        28年来,陈兴片一直在农业战线上从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为研究作物根系层级分布、地力、气候和生长时空差,主张马铃薯、小麦、玉米立体间套试验,马铃薯小麦行与玉米行间套作、薯与麦分层立体种植,马铃薯、小麦同节令下种,底层先种植小春马铃薯,小春马铃薯覆土后的表层点播小麦,预留2米播幅空行种植地膜玉米。近年来,继续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地力和时空差,提高亩产综合效益,为大面积推广探索经验。马铃薯、小麦、玉米立体间套技术,充分利用小麦马铃薯生长根系深浅不同特点立体种植,减轻种薯病害,增加小春收入,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复种指数,解决大小春争节令矛盾,比较适应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的地区。经试验,最高复合单产(折主粮)达 1100 公斤,平均复合单产达934.9公斤,其中:麦子、马铃薯(折主粮)、玉米亩均达134.9公斤、220公斤、580公斤,比常规种植增273公斤,已累计种植5800亩,增加产值 237.5 万元。

        陈兴片不断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马铃薯高产栽培、水稻扣种稀播薄膜育秧、马铃薯、小麦、玉米立体间套种植试验、玉米制种、科技示范场建设、科技示范户培育、果园低改、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农技体系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宝山镇农技推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自2000年陈兴片被任命为农科站长以来,宝山镇的农业科技从落后乡镇快速进入全市前列。

        2004年,是马铃薯市场最为疲软的一年,也是宝山镇乌薯产业发展最艰难的一年,马铃薯大丰收,乌薯产量最高达2吨,价格低迷,仓库堆积如山,陈兴片多方托人找销路。一些人曾劝告他,不要再收,否则单位负债累累,拖垮自己。他说,一个人必须讲信用,不能违背良心道德,为了宝山镇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依旧按照种植前签订的合同价收购。并安排农科人员分组到昆明等地设立乌薯专卖店,还将产品送到批发市场和超市;2003年宝山镇的乌马铃薯获广州食品工业博览会金奖,2007年注册“紫云宝土豆”商标,打造特色薯品牌,在多次昆交会上受到客户和专家好评。许多客商纷至沓来收购,乌薯从0.8元/公斤提高到5元,促进农民种植积极性。乌薯从2001年的150亩发展到2003年的500亩,再到2010年的4500亩;产量从500公斤提高到1吨,再到1.5吨;总产值从9.6万元提高到120万元,再到3375万元。

        如今,在“转心乌”马铃薯品牌影响下,还开发了干酸菜、黄豆腐、荞面、生姜、藠头、绿色环保鸡蛋等土特产品。产品经过包装销往广州、四川、重庆、贵州和昆明等地,为农民每年增收150万元。

        针对农科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陈兴片于2003年大胆推行农技服务改革,以“农技+农资+市场”为突破口,搭建“农户+村委会+公司+基地+协会”的技物配套服务平台,进行农技推广与市场效益挂钩新尝试。组建“元宝公司”,既做好农科公益服务,又进行市场产业化经营,建立17个农用物资销售和科技信息服务网点,成为“技物配套窗口”。实行股份制管理,镇村农技人员入股,每人五千元,“5311”式利润分成,分别用于扩大再经营、股东分红、奖励贡献股东和非股东。相继筹建优质种薯和黄豆腐等5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户购买原料有渠道、技术服务有保障和产品销售有出路。元宝公司与省农科院、省农大及广州等科技部门、昆明天使土豆食品公司合作,公司年营销额370余万元。

        为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陈兴片带领农科人员上街下村广泛宣传,利用黑板报、广播、电视、光碟、会议、农业信息网和发放科技明白书和户主通知书、科技周、科普日、科技下乡和“放心农资下乡”等,多形式开展宣传培训。自2001年来,已累计发放《宣威农业基础知识》、《蔬菜病虫害防治》、《果树栽培》和《宝山乌薯种植技术》等图书资料2.9万册,印发各种农业科技资料5万余份,开展科普讲座28期1360人次,培训乡村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46次3.9万余人次。

         陈兴片主持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试验推广,为培肥地力,不断加强绿肥种植推广力度,把晚熟、产量低的光叶紫花苕,改为早熟、产量高的云光早苕,提高有机肥、家畜饲料的产量,保证大春作物种植节令。特别是近年来,针对青壮年大量外出,山上积肥人较少的状况,大力推广绿肥种植,改善地力,绿肥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0%。

         充分利用农技服务中心现有基础优势,积极取得宣威市土肥站等相关部门支持,利用乡、村农技推广网络,加大宣传度、加大人员技术培训,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好处宣传到千家万户,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各项农技推广有机结合,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措施和基地建设主要内容。近年来,结合宝山农业科技示范场、优质马铃薯基地、优质饲料玉米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组织带领镇村技术人员,一片一片采集土样送市土肥站检验,据土样配方,适时送到地块或农户手中。以基地建设为纽带,加强效益典型宣传,以点带面,推动全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逐年提高。自2003年以来,年年上台阶,配方肥由3吨提高到2010年的1500吨,累计推广“宣农牌”各种作物测土配方专用肥3069吨,推广面积76.7万亩,测土配方194个。据对比点测产统计,亩均增粮88.6公斤,增22.8%,为农民增加粮食6795.6万公斤,增加产值8154万元。

            2003年,经宝山镇多方积极争取,在宝山建设在宣威首个实施的国家级科技示范场,初期投入18万元,至今已累计投入180多万元,建设了办公楼480平方米、种薯仓库1680平方米、晒场1200平方米等。投资90多万元从4.5公里外引水,解决3000多户人畜饮水和3000多亩农业生产用水。从省农科院等科研部门引进40余个品种,发展宣薯2号、乌薯等优质薯基地6000亩,示范推广1万亩,带动农户8000户,创造马铃薯高产3.77吨纪录。种薯基地筛选出5个优良品种,其中87P26-13品种为宣威马铃薯研发中心培育宣薯2号奠定种源基础。基地年繁育脱毒原种32吨、一级种72吨,年产值13.8万元。种薯基地推动优质薯推广运用步伐,全镇年推广脱毒薯及新品种4万亩,推广微型薯100万粒,推广大薯留种繁殖3000亩。示范场采用“探路子、做样子、教法子”的原则,集引育繁推售于一体,提供农资、信息、咨询和培训,展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把科技培训办进田间地块,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示范场累计接待国内外专家领导30余次600余人次。示范场使宝山镇成为全市重要马铃薯生产区,马铃薯亩均达2278公斤,比基地建设前的1645公斤增633公斤,增38.5%。示范场不仅使宝山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而且推动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促进广大农民增产增收。2003年,曲靖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在示范场召开,宝山示范场经验在曲靖、宣威推广。2006年,宝山镇科技示范场获省政府“国家级科技示范场百星奖”,宝山镇安益村成为曲靖市马铃薯“一品村”。

        陈兴片履职农艺师10年来,在农技推广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次获国家级表彰,五次获省级表彰,七次获县处级以上“农业先进个人”。2007年,获省政府“马铃薯专用肥研究三等奖”,省农业厅“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成绩显著一等奖”、“马铃薯双垄高墒二等奖”。2010年,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科普带头人称号。

编辑:system 审核:system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