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马褥子——古老的奢侈品

今天,如果人们不知道马褥子为何物并不奇怪,因为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然而在以马作为普遍交通工具的时代,马褥子却是常用之物。马褥子其实就是马鞍上的垫子,传统的马褥子一般是棉、麻、毛类的纺织品,配在马鞍上使用,主要是为了乘坐舒适,同时起到装饰作用。马褥子制作技艺实际上是一种传统手工毛纺织毯技艺,因为其中的代表作品马褥子而得名。

马褥子制作是海岱镇的传统手工艺,无法考证它确切的起源,当地人相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民国《宣威县志稿》卷七“工业建设—纺织工”一栏中就专门列表说明。旧志称马褥子制作为“栽绒”,其中记载:“制法:此乃毛织品之一。所纺毛线甚粗,用麻线为经毛线为纬随织随割而留其头为绒。若栽植于其上者,然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因其纺架而引伸收缩之,为褥为毡皆宜。产地及工人数:海岱冲刘姓一家,约五十余人。产额及销场:年出百余打,销行全国内外。”可见当年马褥子的生产十分兴盛而且销售范围很广。

海岱马褥子制作最早始于水坪村刘氏,自古以来就以母女相传、婆媳相传的方式世代传承,传女不传男、传媳不传婿。现在还能制作马褥子的已经不超过10人,主要集中在文阁丰乐村的包氏家族,以及箐头、水坪、德戛村的个别人家。代表性人物有严粉吉、包菊芬、马双凤等。

2005年海岱镇因马褥子制作技艺被曲靖市政府命名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之乡,严粉吉(女,汉族,1963年5月出生,海岱文阁丰乐村人)同时被命名为该项目曲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严粉吉自1986嫁到文阁包家后,就跟随婆婆刘美荣(1929年生,已故)学习制作马褥子,最先是学习编织,几年后开始学纺线、染色,从1997年开始独立制作。2001年,她制作的马褥子参加宣威市第一届火腿美食文化节展销,招商31家,所带产品全部卖出,云南日报等媒体曾经作过相关报道,2012年她的作品被曲靖市文化馆收藏,在非遗展厅展出,2015年“三八节”,作品参加曲靖市“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女子手工艺作品展,获三等奖。

马褥子制作主要有纺线、洗线、染色、定色、晾晒、编织六个步骤,工序并不算复杂,但工艺性较强,十分讲究手、眼的配合,稍不留心就会前功尽弃。原料只有纯羊毛和染料两种,主要工具是纺车、织架、以及剪刀等。先将羊毛纺成粗细均匀的毛线,洗净后拉直晒干,再经过染色后加入酸矾清洗定色,将毛线晾干,即可上架编织,整个过程全部是手工操作。

传统手工编织的方法有多种,如栽绒、针扎、绳条盘结等,其中栽绒是我国传统编织普遍采用的方法。汉代已有了栽绒工艺,当时多是在单股经线上绕线结扣而形成绒面,元代以后栽绒技术基本固定,即在经纬线交织构成的毯基上,用手工绾结毛线后剪断线头,从而形成高出毯基的绒面,如同栽植上去一样,栽绒之名由此而来。多以素线(未经染色的毛线)作经纬线,用彩色毛线栽植成绒。内在结构是双经双纬网状组织,织作时在经线上打一个栽绒结,用刀剪断,沿纬向自左至右逐个打结,打完一层后,从两经中间和外缘分别用纬线串联并砸实,最后将毛线头剪平剪齐,就这样一道道编织而成。栽绒的特点是毯基挺实,毯背耐磨,毯面弹性强而且牢固耐用。

一件上好的马褥子甚至可以用上几代人,而且越用越牢,如果作为饰品挂在墙上,反而容易被虫蛀。该村刘子厚家中一件上百年的马褥子至今完好如初;据包家人说,田坝过去有人从他家上几辈人手中买去一条床垫,保存至今也有上百年了,前几年他们还见到过,虽然花纹不太明显但依然很皮实。他们曾经想出高价买回,但人家不愿意。

马褥子的编织有一些传统的固定图案,根据需要也可以灵活设计,多数是一些规则的几何图形或有吉祥寓意的动物、花草等图案,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简洁明快、对比强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过去马褥子是高档物品,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只有达官显贵和大户人家才能享用,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就买过海岱的马褥子。

制作马褥子不仅是个技术活,还需要极好的耐心,虽然价格并不便宜,但由于制作工期长,产品数量少,生产规模小,效益并不是很好,年轻人都不大愿意学习这门手艺,掌握这项技艺的基本上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在,真正用作马鞍配件的马褥子几乎绝迹,多数是用作地毯、坐垫、床垫、车垫等,而且很少能够买到成品,多数都是客户上门定制,很多人则纯粹是把它当作工艺品收藏。(滕仕万)

编辑:system 审核:system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