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宣威:残膜回收与降解膜推广双措并举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曲靖市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安排部署,切实推进全市环境质量改善步伐,宣威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依法治理农田地膜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田土壤,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残膜危害情况

地膜具有增温、保水、保肥、避草的功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以来,对促进粮经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宣威是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常年推广使用地膜面积达150万亩,残膜也在不断累积,据2014年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农田0—25厘米耕作层每亩残留量达0.69公斤,“白色污染”突出,导致土壤通透性变差、土壤板结,影响水肥传导、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因残膜未实行回收利用,群众捡拾以后随便丢弃在田边地埂路头、丢弃在河流湖泊,污染河流、堵塞河道,造成沟渠淤积、落洞阻塞、河流残膜漂浮等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的将残膜就地焚烧,释放出二恶英等严重的致癌物质,造成二次环境污染,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残膜回收利用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发展所需、民之所盼,也是环境整治的责任所系,全力抓好残膜残留整治工作势在必行。

二、残膜回收利用情况

针对残膜残留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宣威市于2015年开展残膜回收利用行动,切实抓好残膜污染治理工作。一是抓好残膜回收网点建设。充分利用各乡(镇、街道)基层供销合作社、烟草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残膜回收网点,开展残膜回收,现已建立收购站30个,收购网点354个,方便群众交售废旧农膜,并确定由宣威市潘畅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总回收再利用。二是明确补助标准。整合部门资金,对残膜回收的合作社、其他经营组织、大户给予适当奖补,明确回收残膜补助标准,2016年粮作残膜回收价格1.8元/公斤,其中:支付农户1.3元/公斤、支付合作社或大户收购补助0.3元/公斤、运费补助0.2元/公斤,到2018年残膜回收补助标准已提高至2元/公斤,进一步提高了市场残膜回收利用的积极性。现已累计回收残膜9800吨,田间残膜数量明显减少。三是积极推广使用厚膜。宣威使用的地膜厚度多为0.5—0.8丝的微膜,厚度低于0.8丝的地膜老化快、易破损、难捡拾,这是产生残膜污染最直接的原因。按照国家明确农膜厚度1丝(0.01mm)以上的标准,宣威从2016年开始,全面普及1丝以上地膜,粮经样板和特色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推广使用1丝以上地膜,年均推广厚膜3200吨以上。四是做好市场监管工作。为切实抓好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宣威市各部门明确职责、通力协作,抓好市场监管工作。辖区内地膜生产企业不得再生产厚度低于1丝的地膜,经销商不再购入厚度低于1丝的地膜,杜绝市场销售1丝以下的地膜。 

三、降解膜推广使用情况

为减轻残膜危害,宣威市加强与企业协作,2015年与中薄塑料公司合作从德国巴斯夫、广东金发、台湾市引进降解膜,在务德江边和种业园开展玉米、马铃薯降解膜覆膜裂变试验,发现广东金发公司的降解膜原料降解时间达90天,非常适宜宣威农作物覆膜生长需求,2016年以来,进一步加强与广东金发科技和中薄塑料的合作,由广东金发科技提供降解膜原料、中薄塑料公司组织生产,在玉米、马铃薯、蔬菜、烤烟等作物上开展不同厚度、不同颜色的降解膜示范,并定期开展降解膜裂变观测,研讨降解膜生产型号,目前我市重点推广0.006毫米、0.008毫米的黑色降解膜,现累计推广面积已达1万亩左右,通过连续三年的示范基地田间观测试验,试验田内的降解膜已全部降解,尚未发现降解物质的土壤污染。通过对比发现,降解膜因透气性高于普膜,保水、保肥、保温效果不如普膜,在作物生长前期,长势不如普通地膜,但作物生长后期气温升高,温度已适应于作物生长,同时覆盖薄膜阻隔了空气当中的养分回流土壤,需要揭膜培土,而此时降解膜已经开始裂变分解,能使土壤吸收空气中养分,促进农作物生长,所以降解膜在马铃薯覆土覆膜栽培中优于普膜,使用降解膜种植的马铃薯每亩增产500公斤以上,并且次年耕种没有残膜,生态效益可观。开展使用降解膜推广使用试点工作,降低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用量,减轻了土壤污染,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文:邹连俄、敖景、朱磊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