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宣威市创新生态扶贫模式助力精准脱贫

宣威市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创新生态扶贫模式,通过土地、林地流转,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积极培育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社、林业大户、家庭林场和造林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让贫困户在生态建设中增加资产性收入和劳务收入,确保如期脱贫。

龙场镇隆庄、旧营村依托退耕还林项目,引入社会资本,采取“大户+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苹果基地5000亩。乐丰乡引入公司参与退耕还林,采取“公司出资、农户出地、合作造林、收益分成”方式发展漆树5000亩,退耕还林生活补助兑现给农户。

普立乡以新一轮实施退耕还林为契机,于2017-2018年退耕还林14000亩,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搞好林旅结合,种植经果林1635亩,其中种植花椒1100亩、樱桃135亩、板栗200亩、柿子200亩;在官寨、簸火、攀枝嘎等村流转土地2580亩种植蒙自石榴、鹰嘴桃、冬桃、樱桃等。宝山镇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过程中种植花椒、蓝莓、冬桃等经济林果10000亩,带动780户贫困户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实施退耕还草项目3971.7亩,惠及5个村656户贫困户,其中包村鹏然农业公司投资1000万元种植蓝莓,带动贫困户26户如期脱贫。

热水镇引进金藤然公司t种植优质葡萄引领贫困群众致富。.JPG

热水镇引进金藤然公司t种植优质葡萄引领贫困群众致富▲

热水镇引进金藤然公司利用陡坡地治理项目种植日本阳光玫瑰等10余个品种的优质葡萄基地300余亩,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基地建成后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务工、股权量化改革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

落水镇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农业龙头企业3个,借助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发展猕猴桃、滇重楼、白芨种植,共流转土地763亩,每亩租金500元,涉及本村贫困户323户,实现土地流转收入296万元,农户劳务收入76.32万元,户均年收入5763元。

东山镇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为契机,近3年退耕还林20000亩,种植花椒8000亩、冬桃1000亩、核桃5000亩、金桃6000亩,带动贫困户1072户3716人脱贫。

板桥街道庄子社区通过建立蓝莓庄园专业合作社,筹集启动资金1300万元,其中,村集体入股180万元,占14%;社区“三委”干部、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党员等51人入股780万元,占60%;500余户农户将1100亩土地以地租形式入股275万元,占21%;市、街道两级投入产业扶持资金65万元用于辖区21户69人的贫困人口入股资金,占5%。第一期规划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流转土地1100亩,种植蓝莓、车厘子、优质提子、苹果、草莓等特色水果;第二期规划种植观赏荷花、油用牡丹,实施湿地公园和水上娱乐园建设。2018年,预计可实现收益100万元,按“合作股份”收益分成比例,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14万元,贫困人口可实现收益5万元。

海岱镇抓住退耕还林机遇种植刺梨7000亩,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后继产业.JPG

海岱镇抓住退耕还林机遇种植刺梨7000亩,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后继产业▲

海岱镇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进国企昆钢公司短期农业订单和长期刺梨种植加工,“长短结合”引领贫困群众脱贫。短期通过订单收购贫困户农副产品800余万元,产生利润80余万元返补38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长期脱贫致富的措施是昆钢公司投资1.52亿元分期建设刺梨加工厂,一期工程投入4000余万元,已于10月底建成投产。以刺梨加工厂为龙头,全镇共计种植刺梨11000亩80余万株,贫困户覆盖面达90%。今年计划种植刺梨9000亩,现已经种植7000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亩,在月亮田建立基地,培育刺梨苗30万株,预计到2020年全镇种植刺梨面积达16000亩,可带动1600余户贫困户5000余贫困人口种植刺梨5000余亩,年人均增收3000至4000元,同时可以辐射带动非贫困户2万余人增收致富。

加工厂投产后可以为贫困户提供50个就业岗位,解决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物流等行业的发展。

西泽乡采取贫困户入股模式建立的马蜂养殖基地带领贫困群众致富.JPG

西泽乡采取贫困户入股模式建立的马蜂养殖基地带领贫困群众致富▲

西泽乡利用退耕还林项目种植柿子、软籽石榴、雪桃等优质水果,栽植柿子树28000余株,扶持贫困户946户2554人,种植软籽石榴26500株,扶持贫困户207户621人,种植雪桃30390株,扶持贫困户557户1426人,其中糯着村积极发展林下养殖,采取“党总支+合作社+致富能人+贫困户”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通过贫困户入股模式新建马蜂养殖基地,基地占地30亩,总投资55万元(其中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为40万元),该村村民舒明稳以技术和销路入股保障养殖管理及销售。合作社占20%,贫困户占40%,舒明稳占40%。通过该方式,实现“两变四增收”,“两变”:即贫困户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四增收”:即村集体经济实现一增收,由原来不足2万元实现今年创收5万元,明年可实现9万元收入;贫困户可实现三增收:即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增收,包家屋基易地扶贫搬迁点的24户贫困户以产业扶持金入股,每人每年分红可实现2000余元;贫困户劳动力务工增收,优先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劳动力,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免费提供蜂种增收,每年免费向每户贫困户提供4窝马蜂,采取回购方式,户均年可增加收入1200元以上。

得禄乡近几年已经种植核桃7.5万亩,该乡采取“村集体+公司+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投入190万元用于核桃产业发展,引进年产1万吨核桃乳生产线,建立核桃产业技术培训服务中心,预计今年12月可实现投产。原料采购中优先保证收购贫困户的核桃,解决全乡7.5万亩核桃销售问题,目前加工企业与贫困户形成三种利益联结模式:即收益分红模式。将19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到公司用于基础建设,公司按年均4.35%支付租金,其中30%作为村集体收入,70%用于奖补60个乡村公共服务岗位贫困人口,人均每年增收1000元;服务协作模式。技术培训服务中心负责指导核桃嫁接改良,促使核桃提质增效,亩均每年增收1500元;培训聘用模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进行培训,吸纳20人到公司就业,人均每年增收12000元。文图:沈良斌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