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产业与建设同步 乐业与安居并重 宣威市“四种模式”确保产业带贫全覆盖

宣威市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ー,有12个贫困乡、310个贫困村,贫困人ロ52879户173376人。宣威市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主要依托和根本举指,积极探索产业扶持反哺、资产收益扶贫、入股保底分红、直接扶持到户四种带贫模式,不断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确保扶贫产业100%覆盖全部贫困村贫困户,为2019年全市脱贫摘帽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扶贫.png

产业扶持反哺模式。精心选择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与贫困户联系紧密、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着力构建贫因户、村集体、带贫主体多方受益机制。一是精选产业建基地。坚持长短结合、精准施策,全市重点打造生猪、马铃薯、烤烟、辣椒蔬菜、林果、中药材7个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种植基地100万亩,改造提升特色经作产业园50个、新建10个,在所有贫困村和有20户以上困户的非贫困村发展1个以上产业扶贫基地。二是内培外引强激励。对新型经营主体在贫困村流转土地50亩以上带动贫困户5户以上的,给子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产业扶持。对通过流转土地、劳务用工、合同订单、入股分红方式带动贫困户10户以上,当年户均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的,每带动1户给予3000元补助。三是利益联结建机制。鼓励贫困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进行流转或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吸纳搬迁贫困劳动力长期就业或季节性务工,实现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获“股金”。目前,全市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160个,流转贫困户土地3.2万亩,吸纳贫困人口6000余人到基地务工,户均获得工资性收入1.2万元。

昆钢公司真扶贫.png

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把产业扶贫资金转化为可核查的经营性固定资产,或盘活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采取对外租赁、承包、合作、自主经营等方式,让贫困户获得资产性收入。一是资产出租收租金。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建设或购置厂房养殖场、大、商铺、农贸市场、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签订合作协议后出租给新型经营主体使用,通过收取租金增加贫困户收入。乐丰乡利用产业扶贫资金800余万元建设14个家庭农场,出租给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经营,全乡贫困户户均获得收益396元。二是资产入股增效益。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入企入社,收益权量化分配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资产性收入。板桥街道板桥村将集体土地1100亩入股龙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蓝莓特色产业基地,全村22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分红780元。三是资产经营促增收。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股份合作社、集体资产经营公司等经济实体盘活集体土地、山林、公房等沉睡的资产,以有偿、微利方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中介、物资供应、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增加体经济收入,再通过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方式回馈贫困户。

昆明理工大学党建带产业扶贫基地.png

入股保底分红模式。在确保本金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新型经营主体,采取不与经营效益挂钩的保底分红方式、获得资本性收益。一是精心选择合作主体。审慎选择经营状况良好、市场前景广周、热心扶贫事业、社会诚信度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杜绝“空壳企业”“骗子公司”“人情合作社”,确保产业扶贫资金使用安全。二是签订带贫合作协议。协议期内,新型经营主体每年按不低于8%的比例支付保底收益,协议期满后收回股金或续签协议。获得收益80%左右用于增加易地扶贫迁贫困人口收入,20%左右用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凤凰街道与凤钢公司签订带贫协议,将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资金160万元入股经营,每年获得保底分红10万余元,搬迁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65元。三是建立收益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贫困户分红年限,脱贫期、巩固期结束后,分红收益收归村集体,动态调整给返贫户或其他相对贫因户,防止产生“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陷入“福利陷阱”,留下后遗症。

直接扶持到户模式。突出“一点一策、一户一法、一人一计确保贫困家庭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一是特色产业扶持脱贫一批。引进或培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贫困户入社并建立稳定的挂靠帮带和产销对接关系,实行“市场价+一定比例上浮”等保护价收购。对年度计划脱贫人口,接人均1500元的标准,扶持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经济林果,增加经营性收入。二是就业创业帮扶脱贫一批。对有培训意愿和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进行100%培训和100%介绍就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农村劳务经纪人等每成功动员1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并稳定3个月以上的,给子200-300元的补助。对外出务工且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贫困劳动力,给子每人每年1次往返交通费补助。西泽乡引进恰园藤艺公司,在石城村建立扶贫工厂,开展藤艺手工编织,吸纳贫困劳动力56人,每天可获得80-120元的收入。三是公共服务岗位托底一批。制定《宣威市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开发与管理办法》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适量开发就业信息、公路管护、环卫保洁、治安巡逻、河道清理、护林防火、扶残助残、地灾监测等公共服务岗位予以托底安置,每人每月给子500元的补贴。

宣威市通过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有效激发了乡村两级产业扶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初步形成了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富民项目、户户有增收门路的产业扶贫新格局。到2018年底,全市将实现特色产业对贫困户100%全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贫困户100%全覆盖,持续稳定脱贫的基础更加牢固。文图:宣威市委改革办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