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第四天,小分队来到了宣威市来宾街道虎头山烈士陵园,开启一段红色文化之旅,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尽哀思,感悟那段烽火连天斗争岁月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虎头山战役,是红二、六军团在云南境内规模最大、最为悲壮的一仗,也是红二、六军团自离开湘西根据地后打的最大一仗。红军二、六军团在宣威虎头山遭到敌军前阻后追的夹击,但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不惧数倍于己强大的敌人势力,以寡敌众,果敢勇猛出击,浴血奋战痛击敌军。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代,中共宣威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虎头山红军战斗遗址兴建红军烈士陵园。虎头山烈士陵园建于1977年劳动节,1986年被公布为宣威县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曲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乌蒙山区一个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进入烈士陵园后,看护陵园的老人带领着我们参观了红军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与当年的战役有关的物品与图片,如烈士们的草鞋、衣帽、书信,作战时用的长刀、枪支、手榴弹等,老人告诉我们这些物品大多七七年就被放到了这里。看着这一件件旧物、一幅幅画面,仿佛当年的战役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先辈们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定而英勇奋战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从纪念馆出来,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我们在烈士墓前默哀、鞠躬,并依次献上了寄托哀思与敬仰的黄菊。沿着烈士墓旁的楼梯一直向上走,队员们来到了书有“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的纪念碑前。老一辈的革命先烈们勇敢无畏的肩负起了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这种民族精神是我们应当继承的瑰宝。
之后,队员们找到了正在修剪灌木的烈士陵园管理员,对他进行了采访。当问到“作为虎头山烈士陵园的守护者,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他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他感到非常地踏实和幸福,他为能管理这神圣的土地而倍感自豪,自己愿意为革命先烈维护好这片净土。
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寄托着的,是其乡风文化的代表和体现,是乡村振兴之路的基石,为当地乡风文明的发展和壮大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现在享受的和平安定来之不易,都是烈士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黑暗的乱世已离我们远去,可乱世中那种为了光明而不懈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却不应随之远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牢记的使命!文:西南大学“三下乡”云南宣威小分队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