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芘雨蔽日——杨柳细蔑帽

竹,中国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用竹制作的产品有很多。竹篾帽曾是滇东北地区农民必备的遮阳避雨工具,而今由于雨伞雨衣的大量普及而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只在老电影和舞台上偶尔出现,惊艳一回。

选料

竹蔑帽用竹篾为原料编织而成,比较通俗的叫法是斗笠。“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说文》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又名箬笠。“楚谓竹皮曰箬”(《说文》),即以竹皮编织的斗笠。唐朝词人张志和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千古名句。

划篾

宣威人因斗笠如帽子戴在头上,称其为细蔑帽,意为用细竹篾制成的帽子。它是清朝时期川人入滇传到杨柳乡围仗村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杨柳“南通六昭,北达三巴,东连金筑,行旅冠裳,络绎辐辏”,曾经是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交融的重要一站。围仗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杨柳的细蔑帽真不错,口干可以当碗舀水喝。中午歇息可以当凳子坐,日头底下也不晒脑壳。” 

抽刮均匀

编织菱形框

一顶蔑帽,经过劈、刮、编、煞口、铺、锁口、绞边,缠顶等工序,方算成品。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编工艺在这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编织品已涉及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精巧的篾匠,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基本功样样扎实,件件通晓。剖出的篾片,粗细大小均匀,青白分明;编的篾器,美观大方。

编织第一层

双层编织

想所有传统手工艺一样,单纯的蔑帽竹编手艺人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少,且年龄多在50岁以上。在杨柳乡围仗村,我们见到了老师傅沈玉才夫妇,现年  岁的老人闲居在家,一直以编织斗笠(当地人叫细篾帽)、种田务农为业。我们在他家里见到竹篱笆、背萝、鸡罩、筛子等寻常物件,也见到了精美的竹篾帽。竹篾帽用竹篾、箬竹叶为原料,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中间夹以竹叶、油纸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笠面再涂上桐油。后来人们用塑料薄膜代替了箬竹叶,使竹篾帽更为轻便耐用。

锁边

半成品

“首先是选料,当地有茨竹、水竹、金竹、斑竹等多种竹类,基本上都可以作为原材料,但选竹料时,竹叶越密,竹节越突出,反而越不适合用。”老人在竹林选择竹料时,边选择边介绍。选好后,其余的制作工序为破篾、匀篾、煮篾、编篾、剪边、捆边、压平、锁口直至成品。把砍回家的竹子,按照斗笠大小,分成段,分别破成粗细不一的粗篾和细篾、胎篾,这是细蔑帽的制作工序第一步,然后将竹篾片把毛坯竹破成细篾,抽、刮均匀,细度达到0.3-0.5毫米;第二步是编菱形网眼的上下两层的圆摺,每个孔眼大小几乎一样,这个工艺传承方式以家庭、家族自传为主,技术难度极高。然后就是敷设塑料薄膜,在一层圆摺上面敷设均匀薄膜,然后再压上一层圆摺。再把通过蒸煮,有很好柔软度的竹篾锁边。最后抚平即成为成品。

成品

篾匠不多的工具里,有一个用硬青杠木做成的“十”字形卡子,用时起着楔子的作用。砍回来的竹子根据需要裁锯竹筒后,用大篾刀在末梢一端砍开方方正正的“十”字形口子,拿出卡子楔进去,用刀背捶打卡子,“嘡嘡嘡”几下那竹筒就一分为四了。我们通常说的势如破竹指的就是这个工序。在根据所需进一步剖成小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析开,分成了青篾(竹皮)和黄篾,黄篾大多用来编制大型的竹篾制品,如竹簟、篱笆等。

竹篾中最好的当然是青篾,最适合编织各类细密精致的极具美感的篾器。因其柔韧度强弹性好,根据需要还可以剖成细细的青篾丝,如编制筲箕、蔑帽等竹器都需要用青篾丝精心编制。过去,细蔑帽倾向于实用,对美观度要求不高,价格也十分低廉,主要用于田地劳作遮阳避雨。但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塑料制品的冲击,竹蔑帽的制作、销售都一落千丈。我想,当这些老艺人都砍不动竹子的时候,我们依然会看到蔑帽,只是它们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完全成为放在舞台上的艺术品。

编辑:system 审核:system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