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乌蒙芙蓉,美丽彝寨

芙蓉寨位于宣威市东山镇西边,该村地处乌蒙山系东山之巅,地理风貌特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地势平坦,在宣威市最早迎接朝阳、最晚送走夕阳的村寨。作为宣威市彝族最集中、人口最多的自然村落之一,也是宣威市彝族风情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别具一格的居民建筑和民俗风情,绽放异彩的彝家古乐,魅力四射的民族服饰和饮食文化,无疑就是彝寨子里的特色。

    据说芙蓉寨彝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火腿野菜美食,观看民俗风情斗牛、唱酒歌,还可以聆听土司历史文化和芙蓉树的美丽传说、漫步百亩草甸呼吸天然氧吧。彝家人喜酒好客,逢年过节和客人登门,杀鸡宰羊待客,宰杀之前要请客人验看牲畜,以示诚意和尊敬。     

    作为古老的彝族村寨,芙蓉村中鸡犬相闻,民风纯朴,处处留着岁月沉淀的痕迹。有很多民俗风情在此积淀,明清时代的土司文化,有鬼斧神工的奇山异石、有以杜鹃花为主调的万亩花海、万亩丛林…… 

    彝家人能歌善舞,舞蹈起源于彝族祖先收货时的劳动场面,逐渐演变,现发展成群众性极强的歌舞表现形式。劳作之余,山道跋涉、节庆、婚嫁、丧葬以及青年男女相互交流都要用歌舞来传情达意。陷于民俗佳肴和欢歌乐舞中,那些尘世的烦扰,那些不知于何时悄然潜伏于心底的躁动,刹那间都飘然而释。伴着随处可见的奇花瑞草和玲珑秀石,千姿百态,风情万种。仿佛有一种淳朴的力量,引领你进入物我两忘之境,顿生出一种空灵中漫步的感觉,渐入佳境。 

    无论怎样,遍布沧桑、玄含幽奥的芙蓉彝寨,承载太多的彝家故事、太多的人文激情、太多的情感烟雨、太多的世俗奢望和太多的岁月无奈,一把辛酸泪,百年痴梦黄。 

    投身于芙蓉寨彝族风情文化广场,一袭山风吹荡过来,顿觉触摸到了大山的心跳。迎着清凉的山风,嗅着草木幽香的气息,入眼一片美丽古朴的画卷,将我深深地诱惑。

    站在太阳历广场,可观日升日落,阳光透过绿叶疏枝洒在木房上,银闪金耀。林间有山涧清亮亮的从树林的石缝里流出来,滋养着树、石、人、畜。石是山寨的灵魂,树是山寨的曲韵。石给了树营养,树给了石生命,石、树、水给了芙蓉寨和彝家人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村中有载入名木保护的芙蓉树,芙蓉寨就因芙蓉树而得名,被誉为宣威城市的“后花园”,乌蒙山上“一枝花”,东山顶上大氧吧。芙蓉树大约有三百年历史,属滇藏玉兰科,长在一个青石山上面,巨大的树根顺石笋延伸数十米伸入土中,村里也叫大花树,每年开春时节开花,花朵呈粉红色,传说这棵树的皮可以治病,开花时哪边的花开得旺盛哪边的庄稼就长得好。 

火把传情,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寨子里聚集八方宾客,举起火把,各族同胞在这里隆重聚会,喝着彝家的美酒,品着彝家的美食,在这里引吭高歌,点燃一个有一个的不夜天。

    毋庸置疑,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繁华有繁华的好处,清寂也有清寂的优势。今天的芙蓉山寨民风犹存,厚重的历史文化堆起层层壁垒,包裹着陈年的往事,密封着原始的村寨记录,然而正是由于这些近似固若金汤的严密包裹,才使得它免于遭受人为的破坏,给我们留下一片原汁原味、完美无缺的历史天空。(东山镇:蔡荣涛)

编辑:Mr小微 审核:system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