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产业做起来 群众富起来 ——得禄乡产业扶贫见闻

蔬菜青翠,旱烟飘香,牛羊肥壮,各种药材晒满院场,寂寥萧索的寒冬,宣威市得禄乡肥谷村却是一幅丰收热闹的景象。

DSC_5104.JPG

在稳美科技有限公司收购现场,前来交付药材的三轮车、摩托车排成了长队,10多名农村妇女三五成群,穿着统一的花围裙,说说笑笑地围坐在一起捆扎党参,上千平方米的院子除了一条通道外,晒满了当归、党参、黄精、木香等中药材。肥谷村党总支书记、公司负责人范美稳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公司已收购当归20吨、党参6吨、黄精2吨、木香2吨。2018年肥谷村的药材收成还不错。

当归种植户喜获丰收,平均亩产600公斤.JPG

肥谷村位于得禄乡北部,最高海拔2547米,最低海拔1986米,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属典型的高寒山区。这里药材种植历史悠久,70年代便有农户零星种植,没有任何工矿企业污染,药材品质上乘,1985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药材之乡”。近年来,得禄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路子,依托当地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传统种植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地建设为载体、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在肥谷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等特色种植。2018年,全乡种植中药材品种达30余种,建有中药材种植协会1个、专业合作社2个、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个。通过协会带动、合作社联动、基地示范、公司订单销售,极大地保护了药农种植积极性和经济利益,药材种植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现在全村中药材种植户有910户,种植面积达3200亩。

挂钩领导、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户一起研究蔬菜产业发展.JPG

正在给当归上秤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辛昌飞说,他家2018年种植了3.5亩当归,亩产达600公斤,虽然市场价格有所下滑,稳美科技有限公司仍按每公斤5元的保底价收购,依然可增收10500元。在肥谷村,种植中药材尝到甜头的贫困户不止辛昌飞一户,这得益于乡村两级用好用活产业扶贫项目的利好政策,投资了20万元,对种植当归的贫困户免费提供优质种子、化肥、遮阳网、营养杯等物资,由协会免费对贫困户提供育苗、种植、管理等技术指导,并以每公斤比一般农户高1元的保底价优先收购种植出来的中药材。这一利好政策,带动并帮助全乡2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当归362亩,实现产值126万元,户均增收5970元。

农闲时节,群众到合作社打工,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捆扎党参.JPG

为有效解决党参、当归、云木香等药材因市场滞销、保管、运输等带来的损失,得禄乡投资60万元,建设肥谷村中药材初加工烘烤厂。每年能烘烤晾晒党参、当归、木香等药材900吨,还可以进行切片、分级等初加工处理。烘烤厂建成后归村集体所有,出租给稳美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每年实现租金收入3.2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2万元用于奖补该村20名乡村公共服务岗位贫困人口。同时,公司对贫困户免收加工费,并吸纳20余名贫困人口到厂内打工,帮助实现贫困群众就近务工。
在肥谷村委会,20多个蔬菜大棚在烈日的逆光照射下特别抢眼,为肥谷村这个闭塞高寒的小山村带来了诸多现代农业的气息。虽是寒冬时节,但棚里的蔬菜仍然青翠油绿,长势特好。管理人员陈建宏介绍说,这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种出来的蔬菜品质特别好,非常受欢迎。去年建设了8个大棚,育苗并成功试种番茄、线辣、甜椒、黄瓜等多个品种,散种了100亩蔬菜,实现产值150万元。今年又扩出12个插地棚,1个温室大棚,计划建成露地生态蔬菜连片基地250亩,标准大棚生态蔬菜基地35亩。
为解决肥谷村中药材种植土地轮作带来的瓶颈,得禄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投资56万元,帮助肥谷村建立了宣威市宏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和生态农业种养殖基地1个,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种植番茄、线辣、甜椒、黄瓜、花菜等生态农产品。合作社以每亩300元的价格租用农户土地250亩,其中,贫困户土地60亩,同时吸纳贫困户25户25人到基地务工,让贫困群众享受到租地收入和务工收入“双工资”待遇,户均增收5000元。
谈到肥谷村的产业发展,挂村领导、得禄乡副乡长俞娥群说,肥谷村除了药材和蔬菜,还有“一宝”便是旱烟种植。2018年,肥谷村委会以合作社为载体,与会泽林磊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1800亩的种植收购合同,与老百姓签订了每公斤底脚烟16元,每公斤中部烟24元的保底收购合同,全村种植旱烟1400亩,其中,贫困户种植158亩。肥谷村2018年共收购旱烟70吨,效益好的每亩可实现纯收入8000元,平均收入也在每亩6000元左右。
中药材、蔬菜、旱烟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有效补齐了肥谷村扶贫产业支撑不足的短板,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肥谷村仅农业收入就达3000万元以上,人均农业纯收入6280元。有了产业支撑,肥谷村208户贫困户,已顺利脱贫137户,其中,70户成为当地脱贫致富模范户。全村90%以上农户建了漂亮的新房,有了稳定的产业收入,肥谷村从原来的条件差、上访多的“废”“古”村,变成了如今牛羊肥壮、五谷丰登、名副其实的肥谷村。文图:董娅娟、沈良斌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