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宝山镇得马田村走出“反租倒包”产业扶贫新路子

6月底,记者到宣威市宝山镇得马田村了解到,该村通过“反租倒包”脱贫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扶贫新路子,108户25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均增收6600元。

该村的做法是:农民从村集体承包土地,合作社又从农民手中把承包地“反租”过来发展产业,再将租来土地“倒包”给农民,实现“土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组织化管理、订单化保障、激励化带动、股份化分红”的“六化”产业发展措施,走出“大家共帮扶,人人喜种地,亩亩增效益,户户能分红”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反租:规模经营增效益

2016年,曲靖中医院和宝山镇帮助得马田大松林合作社流转土地170亩,发展易种、易管、当年可见效、市场需求量大的党参、当归作为脱贫主导产业,争取资金50万元建设基地,29.8万元带贫奖补,10万元土地规模流转奖补。从初期短平快项目向长远项目支撑发展,以获取持续发展动力。2018年扩大到564亩,吸纳该村108户25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入社。2019年扩展到636亩。合作社采取“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标准”的“四统一”措施,打造产业示范基地,合作社集约经营的成本是农户过去零散经营的70%左右,效益是零散经营的两三倍。

倒包:种地打工双增收

贫困农民因身体、智力、家庭等多方面原因大多留在本地,基本靠土地维持生活,缺组织、缺引导、缺资金、缺技术、缺精神、缺产业支撑的“六缺困境”是他们穷困症结。合作社把土地“倒包”给贫困农民,集中于一片区,在相应地块插牌,明确面积、品种及贫困户、技术辅导人员,形成对比,调动贫困户积极性,解决懒散问题。“组看组,户看户,贫困户勤劳能致富,真心帮扶有支部”,支部帮扶,责任到户,插牌到田。“效果好不好,田间见实效”,技术指导效果对比,激发技术人员责任心,避免敷衍塞责,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市场营销、产业发展等知识,促使农民经过三五年掌握一门技术,“以技致富”。

农技部门帮农民牵线搭桥,协调企业、合作社、村委会等方面关系,联系订单,让农民放心生产,宝山扶贫工作队利用曲靖中医院生产中药制剂优势,帮助合作社与云南井德中药材种植公司签订产销协议,明确品种、最低保护价,产销紧密衔接,有效解决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难题。合作社与农民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产品销售后,扣除生产成本外的利润由贫困户全额享有。


2018年平均亩产850公斤,8元/公斤保底价,亩产值6800元,纯收入5200元。2018年合作社“倒包”给贫困户户均1亩,由于效益明显,2019年贫困户争相要求多承包土地,户均2亩,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

倒包土地让农民有工可打,就近务工和管家两不误。2018年,残疾人张宗桥自己种地,并且打工收入6000元。赵道花自己承包种地且打工收入达8000元。合作社建立“622”利益分配制,让成员清清楚楚明白每笔帐。村集体年收入5.4万元。春夏季节,合作社基地是花海,每年1万余人到牡丹园休闲观光,合作社制作牡丹、芍药盆景3000盆出售到曲靖等地花鸟市场。“反租倒包”产业扶贫新路子有力地推动了该乡脱贫步伐。文图:沈良斌、董娅娟 、夏骁、丁剑肖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