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建国七十年 云南宣威由“缺粮大县”变产粮大县

“手有余粮,心里不慌”,粮食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人民生活改善。建国七十年来,宣威市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同广大人民一道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使得宣威人民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吃得好、家有余粮”的可喜变化,全市粮食生产也实现了从缺粮大县到产粮大县的巨大转变。自改革开放后,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居云南省第一位,2018年达76.3万吨,比1949年的6.1万吨增加了70.2万吨,增长11.5倍,年平均增幅达3.7%,人均占有粮食达485.98公斤/人,比1949年人均占有粮食提高347.22公斤/人,提高2.5倍,年平均增幅达1.83%。在七十年的粮食生产过程中,既经历了建国至改革开放30年间粮食生产总体增长缓慢,又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来粮食生产水平极大提高,总产量快速增长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30年粮食生产发展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宣威市全年粮食生产总量仅有6.1万吨,总人口达43.96万人,人均占有粮食仅为138.76公斤/人,至1979年全市粮食产量达22.7万吨,比建国时增长16.6万吨,增长2.72倍,年平均增幅达4.48%,人口达98.22万人,比1949年增加人口54.26万人,增长1.23倍,年平均增幅达3.99%,人均占有粮食达231.11公斤/人,比1949年提高92.35公斤/人,增长66.55%,年平均增幅达1.71%。在30年的粮食生产中,建国初期十年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之后20年则呈现有增有减,总体缓慢发展的趋势。

  (一)粮食生产呈“先快后慢”总体小幅增长趋势

  建国初期的十年,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得粮食总产量先呈大幅增长后又大幅减产的不同变化趋势。

  建国后1950—1952年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农民分得了土地,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自己种粮自己收,彻底改变了生产关系,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三年土地改革时期,全市全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6.5万吨、7.2万吨和1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4万吨、0.7万吨和2.8万吨,增幅分别达6.56%、10.77%和38.89%。

  1953—1957年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即成立合作社,农民自带土地及生产资料自愿入社,生产上互帮互助,经营管理自主性较强,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使得合作化前4年时期仍保持强劲的生产势头,4年粮食总产量分别达10.9万吨、11.4万吨、12.1万吨和15.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产0.9万吨、0.5万吨、0.7万吨和3.5万吨,增幅分别达9%、4.39%、6.14%和28.93%,而1957—1959年在全市农村搞“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运动、实行政社合一,强调一大二公,一平二调,以粮为纲,全民大炼钢铁,大刮共产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大办集体食堂,吃饭不要钱,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水平下降,破坏了国民经济,粮食产量连降三年。

  1957—195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分别为14.9万吨、13.5万吨和13.4万吨,分别比上年减产0.7万吨、1.4万吨和0.4万吨,减幅分别达4.49%、9.4%和2.96%。

  1959—1969年十年间,前5年由于国家停办了盲目上马的钢铁生产,农村劳动力从大炼钢铁中解脱出来,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使得粮食总产持续增长,但1965年开始农业学大寨,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得粮食总产量有增有减起伏不定,直至1969年粮食总产量达17.6万吨,仍低于1964年水平。

  1970—1978年间处于文化大革命和农业学大寨时期,一线农民既要干“革命”,又要搞生产,“革命”热情高涨,粮食生产积极性不足、农业投入少、农业学大寨效果不佳、化肥用量少,靠天吃饭,粮食生产水平低下,十年间生产粮食229.7万吨,仅比近三年(2016—2018年)粮食总产量的220.5万吨多9.2万吨。

  (二)人均占有粮食提高缓慢,农民长期缺粮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1949—1979年)的三十年,粮食总产量呈总体增长趋势,全市第一个十年粮食总产量达121.6万吨,第二个十年达164.5万吨,比前十年增加粮食42.9万吨,增长35.28%,平均每年增长4.29万吨,年平均增幅达3.07%,第三个十年粮食总产量达219.1万吨,比上个十年增产粮食54.6万吨,增长33.19%,平均每年增产粮食5.46万吨,平均年增幅达2.91%。虽然总产量增幅较大,但因前30年未实行计划生育,总人口快速增长,使得人均占有粮食增长缓慢,甚至在第三个十年呈小幅下降趋势,全市总人口由1949年的43.96万人增加到1979年的98.22万人,30年净增加54.26万人,增长1.23倍,平均年增幅达2.7%,特别是1969—1979年十年间就增加20.2万人,增长28.38%,年平均增幅达2.53%,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抵消了人均占有粮食的增长,全市30年年人均占有粮食仅有247.85公斤/人,除去每年人均上交国家集体粮食50公斤以外,人均实际分得粮食仅有197.85公斤/人,难以满足农民“吃饱饭”的需求,需要从“黑市”购粮或靠救济粮、野菜拌饭等充饥度日,属于典型的缺粮大县。

  二、改革开放后,粮食生产大发展

  (一)粮食播种面积有增有减,总体上呈大幅增长之势

  197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9.56万公顷,至2018年增加到16.81万公顷,经过四十年的时间共增加7.25万公顷,增长75.84%,平均每年增加0.725万公顷,平均增幅达1.9%。

  第一个十年面积增减不大,稳定在9.33万公顷左右波动运行,1983年、1984年两年种植面积较大,分别达9.85万公顷和9.7万公顷,分别比1982年增加0.61万公顷和0.46万公顷,增幅分别达6.6%和4.98%。这两个年度粮食种植面积增加较大的原因:一是宣威市在1981年、1982年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下放到户,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土地面积增加较多;二是土地实行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民急于解决“吃饱饭”问题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但自1985年粮食产量较多,价格下跌,面积又呈逐年减少趋势。

  第二个十年粮食种植面积呈大幅增长之势,1998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12.76万公顷,比1988年增加3.32万公顷,平均每年增加0.332万公顷,平均增幅达3.06%。在1996年政府出台烤烟“双控”政策,减少了烤烟种植面积使得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分别达11.73万公顷和12.76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加0.52万公顷和1.03万公顷。增长4.67%和8.76%。

  第三个十年持续增长到2008年的16.66万公顷,比1998年增加3.9万公顷,平均每年增加0.39万公顷,平均增幅达2.7%,增长的原因主要是2006年国家出台政策免除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按面积实行粮食直补,再一次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得粮食面积大幅增长。

  第四个十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幅减小,粮食播种面积由2008年的16.66万公顷增加到2018年的16.81万公顷,十年共增加 0.15万公顷,平均每年增加0.015万公顷,平均增幅为0.09%,在这十年间,虽然粮食面积增长势头减缓,再难靠增加大面积粮食种植增产粮食,转而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达到粮食增产增收的目的。

  2008年以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宣威市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连年以中央“1”号文件发文支持农业生产,并下拨“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宣威市每年均获得3000多万元的粮食资金扶持,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仅2018年就获得奖励资金3624万元,2019年为缓解地方财政的困难,中央财政又提前拨付“产粮大县奖励资金”3823万元和“制种大县奖励资金”2000万元,共计5823万元支持宣威市粮食生产。有了中央资金的大力支持,使得全市各种增粮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十八大后宣威市每年均举办2万公顷优质绿色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带动全市玉米种植向优质绿色高产方向发展,大力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大扶持粮食种籽培育、选育力度,现已培育出20多个玉米优良品种供农民选种,实现“良种”种植,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提高粮食机械化水平,推广农膜全覆盖、集成集雨技术、玉米、马铃薯间作双垄高墒等农科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四十年来粮食面积增长的原因一是各种惠农补贴不断增多,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二是进一步压缩烤烟种植面积,粮食面积增加。三是扩大秋薯、夏薯及杂粮种植面积,提高了复种指数,扩大了种粮面积。粮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为粮食总产量的稳步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单产水平有升有降,呈总体提高趋势

  全市2018年粮食平均单产达4538.96公斤/公顷,比四十年前1978年的2720.8公斤/公顷,提高1818.16公斤/公顷,平均每年提高181.82公斤/公顷,平均增幅达1.29%,四十年来宣威市粮食单产水平因气候因素、政策鼓励、科技措施、种粮技术水平变化表现出时高时低,总体提高的趋势。

  第一个十年的1979—1984年全市全年粮食平均单产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单产由1979年的2405.51公斤/公顷逐年提高到1985年的4244.78公斤/公顷,单产较高的四年出现在1982—1985年,原因这四年是联产承包到户的前四年,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投入加大,农家肥、化肥用量加大,加之对土地实行精耕细作,田间管理到位, 单产水平得以大幅提高,但自1985年后,农民解决了温饱,粮食价格下跌,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粮食单产呈小幅下降趋势。

  在1988年至2008年的20年中单产小幅波动稳定在3540公斤/公顷,比第一个十年平均单产的3477.85公斤/公顷提高62.15公斤/公顷,平均增幅达0.18%,在这二十年中,提高粮食单产的措施主要有实现玉米地膜全覆盖,玉米、马铃薯双套种植,增施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等,造成单产有增有减,起伏不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冰冻灾害、旱灾等。

  第四个十年则由于科技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多选用良种种植,粮食绿色高产创建样板示范作用不断扩大,使得单产水平连续十年逐年提高,从2008年的3127.25公斤/公顷提高到2018年的4538.96公斤/公顷,提高1411.44公斤/公顷,平均每年提高141.14公斤/公顷,平均增幅达2.77 %,单产水平的持续提高也直接带来了全市粮食总产量的持续增加。

  (三)粮食总产量大幅增长,增产10万吨台阶年限缩短

  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改进、更新,粮食生产水平呈现逐年提高趋势,虽有少数年份因灾减产,但粮食总产量呈大幅增产之势。全市2018年粮食总产量达76.3万吨,比改革开放前的26万吨增产50.3万吨,增长1.93倍,平均每年增长 2.73 %,2018年人均占有粮食达498.96公斤/人,比1978年的269.1公斤/人,增加229.86公斤/人,增长85.42%,年平均增幅达1.56%。四十年来粮食生产经历了从吃不饱到解决温饱到可以大量调出三个阶段。

  据调查反映,在土地承包到户以前(1982年),全市人均占有粮食水平低下,属于吃不饱阶段,人均占有粮食不足300公斤/人,1979—1981年人均占有粮食分别为231.11公斤/人、285.53公斤/人、和284.28公斤/人。

  联产承包到户后的1982年—2005年属于解决温饱略有盈余阶段,人均占有粮食在300~345公斤/人之间徘徊。

  从2005年至今全市粮食总产量超过50万吨后则属于可以大量外调的时期,人均占有粮食从352.66公斤/人持续增加到2018年的498.96公斤/人。

  从实现增产10万吨目标看,所需年份呈加快缩短趋势,联产承包到户后粮食总产量从30万吨增长到40万吨用了12年的时间(1981—1993),从 40万吨增长到50万吨用了11年的时间(1994—2005),从50万吨增长到60万吨用了7年的时间,从60万吨增长到70万吨用了4年的时间,至70万吨后,面积基本稳定在16.8~7.11万公顷之间,增幅逐渐收窄。

  在四十年粮食生产发展历程中只有8年占五分之一的年份因灾减产,其余均为增产,特别是自2003年至今已连续15年增产,全市全年粮食总产量由2003年的45.3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76.3万吨,增加总量达31万吨,平均每年增产达2.07万吨,平均增幅达3.54%。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全市夏收粮食总产量5.46万吨,比上年增产0.09万吨,增长1.69%,秋粮种植面积稳定,虽在5~6月遭受较重的旱灾、草地贪夜蛾等灾害的影响,但政府和农民及时采取了强有力的抗灾措施,加之农业科技措施力度加大,粮食总产虽然有小幅减产,但相比正常年景仍将是一个丰收年。

七十年风雨兼程,宣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落实党的惠农强农政策,解放农村生产力,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加,实现了从缺粮大县到产粮大县的巨大转变,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展望未来,宣威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不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云南省“第一粮仓”的压仓石作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文图:唐智品、马美聪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