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宣威:沪滇携手决胜脱贫 真心真情共奔小康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一个是长江源头的贫困地区,一个是长江入海口的发达城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坐落于彩云之南的宣威市与东海之滨的上海宝山区,展开了一场跨越千里的山海之恋,两地人民本着谋事“一盘棋”,干事“一股劲”,成事“一条心”的思路,在宣威这片红土地上,谱写了倾情帮扶决战脱贫攻坚的动人篇章。

在东山镇瓦路村的沪滇协作项目姬松茸种植基地里,一筐筐新鲜的姬松茸才从大棚里采摘出来,削泥、清洗、烘干,工人们各司其职,熟练的忙活着。

东山镇瑞锦社区贫困户侯文芳:“我们来这点来打工一天给七十块钱,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补贴家用的条件,我觉得还是蛮好的。”

三乐村村民浦周鹏因为岁数大了没法到外地打工,只要农闲,他都会到基地里上班。

东山镇三乐村村民浦周鹏说:“上海这个项目太好啊,我们出门就可以打工,补贴家用。”

东山镇瓦路、歌可、三乐三个村委会紧紧相连,群山环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水源充足。连片的水田一直是祖祖辈辈口粮地,解决温饱没问题,但想致富奔小康,还得换路子,东山镇通过多方考察,发现这里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宜姬松茸种植,“姬松茸小镇”作为精准帮扶项目就扶鞍上马。2018年,东山镇协调沪滇协作资金350万元,新建姬松茸种植基地100亩,通过“沪滇协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让1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融入姬松茸产业种植链条当中,分享工资劳务收入;通过投入沪滇协作资金形成固定资产,形成租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引导更多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真正让贫困户站稳脚、能增收、快脱贫,力争把“姬松茸小镇”打造成为“造血”功能强大的扶贫项目。

东山镇扶贫办副主任段世杰介绍:“ 东山镇2018年争取沪滇援滇资金350万,流转土地100亩,新建姬松茸种植大棚75个,带动周边3个村委会1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平均每人每月可增收2500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完善相关的运营机制,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同样受益于沪滇协作项目帮扶的还有板桥街道下村社区居委会的稻虾连作生态种植养殖基地。走进这个基地,广阔的沼泽地上水面清澈如镜、浅草如茵,一片片、一丛丛的水草青翠光亮。村民正在打捞小龙虾。

下村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耿礼云说:“我的土地2019年全部租给他们用,去年4月份,我来基地打工,供吃一个月有4500块钱,日子越来越好过。”

为了将板桥街道打造成“高原龙虾小镇”,把小龙虾进行规模化养殖,切实将其发展成“脱贫虾”“致富虾”,沪滇协作精准引导和支持,在2019年投入沪滇协作资金200万,引入社会资本700万,板桥街道稻虾轮作种养示范基地一期900亩已启动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大力培育“高原一号龙虾”品牌,围绕“沪滇合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1万余亩稻虾轮作基地建设,预计受益农户1万余人,可实现板桥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受益脱贫。

板桥街道下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涛说:“下村把现有的600亩沼泽地流转到集体合作社,集体合作社又流转给基地,用于养殖小龙虾,通过养殖小龙虾有效地带动经济发展,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沪滇协作还大力推动“云品入沪”,协调组织宣威15家企业参加“2018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和“宝山区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总销售额达18.92万元,签约金额650万元。同时,积极对接宝山顾村镇在上海开设“沪滇协作·高原特色商品展销馆”,让宣威火腿、姬松茸、刺梨果汁等80多种绿色、生态、环保的云南名优特色商品进入上海市场,助力宣威市脱贫攻坚。

千里结缘助脱贫,携手共进奔小康。脱贫攻坚没有休止符,沪滇扶贫协作没有终止期,双方将不断深化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工作,两地人民本着谋事“一盘棋”,干事“一股劲”,成事“一条心”的思路,在共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共同谱写沪滇扶贫协作新篇章。记者:丁剑肖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