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宣威市: “五定五突破”助推双向转诊工作落地落实

促进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效缓建群众看病难、看病烦,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康复回基层目标,宣威市卫生健康局大力推行措施,突破双向转诊问题,稳步推进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工作落地落实。

定原则,突破机制健全难。紧盯患者利益维护、急慢病分治、检查结果互认、信息化平台建设、转诊引导、业务联动、制度落实、监督考核等核心问题,制定患者自愿、分级管理、合理诊疗、连续服务、科学引导、利责共担、转诊备案、责任追究八项工作原则,明晰了双向转诊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为进一步健全市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业务联动、服务连续的工作机制提供了基本指导和根本遵循

定措施,突破转诊落实难。成立双向转诊协调机构,紧盯“基层首诊、市级专家会诊、转诊沟通、基层培训、医保支付”5项内容细化18条工作措施,切实推动双向转诊工作落地落实。截至目前,组建完成40个双向转诊办公室并挂牌运行,400余名家医指导员于今年421日组织集中培训并深入基层开展首诊指导工作,由80余名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市级诊专家组正有条不紊开展市级专家会诊工作,30余名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组成的驻点帮扶队伍已按照时间节点深入基层开展带教手术、技能培训等工作;完成40个“双向转诊一站式服务站”设立,完成由市级双向转诊办公室统筹的双向转诊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患者情况沟通、专家会诊、上转、接诊准备、转诊入院、转诊出院、下转康复等整体性、连续性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群众就医及转诊的渠道更加畅通。

定指征,突破转诊判断难。明确“急危重症等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等7项上转指征,明确“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社区康复”等6项下转指征,为双向转诊提供相应判断标准;明确上转、下转、平行转诊工作流程,绘制《宣威市双向转诊流程图》,科学设定《宣威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单》等4项业务表单,明确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将急危重症的病人由基层医院转到市级医院,将已进入康复期的病人从市级医院转回基层医院,在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同时,进一步盘活了乡镇医院医疗资源,进一步减轻了市级医院医疗压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定职责,突破上下联动难。明确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做好家医签约和慢病管理服务、熟悉上级医院基本情况、跟踪回访”等3项基本职责;明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办公室工作职责、熟悉各市级医疗机构情况、常见病多发病救治、做好健康档案管理”等4项基本职责;明确“市级医疗机构工作职责、实行资源共享、编发医疗机构宣传资料、强化转诊审核”等5项基本职责,市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职责权利更加明晰,上下联动的双向转诊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

定要求,突破考核监管难。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抓落实的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将基层转诊率、上转就诊率、下转处置率及市外不合理外转率按不同的量值纳入各级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医保基金拨付挂钩;发放双向转诊手册和医疗机构宣传折页,畅通业务流程;建立监督检查和举报投诉查处制度,畅通双向转诊绿色生命通道,让急危重症患者在市级医院得到更加便捷、高效、及时的抢救,并将常见病分流到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通过双向转诊有效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文图:陈荣平、晏鸿杰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