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宣威法院少年庭联合宣威市司法局对辖区的社区矫正人员、特赦人员及服刑人员家人跟踪回访,通过回访帮教促进失足少年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督促家人探视服刑少年犯
“孩子犯罪也有家庭原因,如今你们更是不能放弃他,你们要及时去探视孩子,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他化解对你们的埋怨,通过感化教育才能更好的挽救孩子。”在龙场镇司法所办公室,少年庭庭长王桂梅耐心地对小徐妈妈做思想工作。
小徐的妈妈是一位人民教师,女儿从小就十分听话,现在医学院读大学,儿子小徐却十分叛逆,从来不听父母的话,让父母十分头疼。2013年3月,刚满14周岁的小徐伙同他人两次实施抢劫,抢走人民币74.5元。2013年8月,宣威市人民法院判决小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然而,在缓刑考验期内,小徐并没有珍惜缓刑机会,因为怨恨父亲对其管教过严,小徐更是变本加厉与父母作对。2014年11月,小徐再次对他人实施抢劫,劫取财物人民币132.20元。在审理过程中,因小徐系未成年人,宣威法院依法通知小徐父母到庭参加诉讼,但其父母对小徐太过失望,均拒绝出庭。2014年1月,宣威法院判决撤销对小徐的缓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五年。
案件判决后,考虑到如果父母继续不管小徐,可能不利于小徐的改造。2016年9月12日,宣威法院少年庭及宣威市司法局一行人来到龙场镇,联系到小徐的母亲,并与其座谈。
“谢谢法官,想不到你们还没有放弃我儿子,我们之前对他太失望了,不想管他了。现在听你们讲讲我想通了,我不能放弃他,我要多去探望他,关心他,让他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回归社会。”通过回访人员地耐心劝说,小徐妈妈表示今后一定会去探视小徐,让他真正改过自新。
回访帮教社区矫正少年犯
“谢谢法官,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会好好珍惜给我假释的机会,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今后不会再做违法犯罪的事了。”2016年9月12日,在回访人员地耐心回访后,社区矫正人员周某承诺到。
2013年2月,16岁的周某因伙同他人实施故意毁坏财物、故意伤害行为,被宣威市人民法院判处执行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2015年5月,周某被假释实行社区矫正。
案子虽然审结已久,但周某在假释期间服不服从管理,有没有好好生活,都牵动着承办法官的心。2016年9月12日,宣威法院少年庭联合宣威市司法局到龙场镇开展回访帮教活动时,周某也被列入回访对象。
在询问了周某的生活状况及思想状况后,得知周某如今思想状况稳定,在外打工帮补家用,宣威法院少年庭王庭长对周某现在的表现表示肯定,并从情、理、法的角度告诫他要珍惜生活,遵守法律、远离犯罪。宣威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科蹇小项科长则从社区矫正的规定等方面强调要求周某严格遵守社区矫正规定,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跟踪回访引导特赦少年犯
为更好地教育和感化未成年人,帮助和引导特赦未成年人自觉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9月14日,宣威法院少年庭和宣威市司法局对特赦未成年人小李进行回访帮教。
2013年3月,刚满14周岁的小李伙同他人实施抢劫。2013年8月,宣威市人民法院判决小李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2015年12月28日,因小李符合特赦条件被特赦。
为了解小李特赦后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宣威法院来到龙场镇对小李进行回访。通过了解得知,小李如今在外做广告设计,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生活,交往朋友也较为慎重。得知这一情况,法官们均表示十分欣慰。同时,少年庭干警还与小李所在乡镇的司法所以及村委会干部沟通交流,建议他们要经常与被特赦人员交流,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并为其生产、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通过回访,小李对法官的关心表示十分感谢,他承诺绝不辜负法官的期望,今后会好好做人,不再惹是生非,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们不会放过一个罪犯,也不能放弃一个失足少年,对于这些孩子们,我们需要倾注更多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通过庭前考察、庭审教育、庭后回访,尽全力防止他们再犯罪,让他们的未来得以重新启航。”这是宣威法院少年庭王桂梅庭长常说的话。
近年来,宣威法院将打击犯罪与预防犯罪相结合,主动延伸审判职能,建立完善的回访制度,尤其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有力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宣威市人民法院:胡娇)
编辑:Mr先生 审核: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