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苏元光:栉风沐雨 砥砺奋进 开创城乡建设工作新局面

1.jpg

一、回望过去,成绩来之不易

近几年来,市住建局党委的工作,在中共宣威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两学一做”,等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加强机关单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 38.5 平方公里,集镇建成区66.5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5%,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积14.5平方米,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4.3%,较2010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按照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宣威市已迈入Ⅰ型小城市行列。

(一)市政设施日趋完善

城市路网建设不断加快。一是投资8.2亿元,开工建设长8公里的西一环城市道路。二是打通城市断头路,建成榕昌路,改造通站公路、戚井路北段,新修双龙路、城双路北段(煤机厂路口至一环路),城市路网结构不断优化。三是每年对破损道路进行维修改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城市管网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建成偏桥水库至规沙河输水管道10公里,有效保证城市供水安全。重建及大修污水处理厂一期配套管网1.3公里,污水收集率达40%,每天处理污水近2.2万吨。污水处理厂二期厂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配套截污管网25公里,自2013年以来污水处理厂共完成污水处理5383万吨,完成化学需氧量消减12710吨,氨氮消减量1085吨,每年均能完成上级下达的减排任务。建成城市燃气管网42公里、加气站2个和储备站1个,完成鑫御华都等7个居民小区3661户燃气管道入户安装,完成油改气车辆415辆。

城市电网改造继续优化。投资2500万元实施城市电网改造一期、二期工程,启动110千伏双圩城中变电缆隧道土建工程,城市电网布局不断优化,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西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完成西山双塔建设,游路、景观设施、雕像、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全部完善,山体绿化初见成效,尚善塔、永福塔成为宣威地标建筑。目前,正在进行概算投资900万元的双塔停车场及附属设施建设,已完成投资140万元。

大力实施城市“五化”建设。重点实施以拆墙透绿、拆围建绿、“穿衣戴帽”改造、灯光亮化美化、道路硬化、破损路面维修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建设,累计带动投资2亿元。特别是2013年至2015年,市财政每年预算资金3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保障“五化”项目建设,城市面貌大幅改善,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地景公园开工建设。地景公园计划投资8000万元,于2016年4月9日开工以来,已完成70%的工程量,完成投资4500万元,现正在进行驳岸、环路、服务用房、雕塑设计及绿化建设,预计12月底可完成除雕塑外的所有工程。

(三)民生住房保障不断加强

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实施。合计投资16.3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1.75万套100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4646户共约28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7870户2320万元,基本建成以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困难人群为保障对象,以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为主要保障形式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目前,东门海子保障性住房已进入分配阶段。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自2010年以来,宣威市共实施危房改造拆除重建63232户,共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7.3亿余元,带动农户投入资金120亿余元。极大的改善了农户居住条件,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加快“十个一”小城镇建设。采取“谁主动、鼓励谁,谁启动、支持谁,谁建成、补助谁”的原则,选择资源优势明显、产业相对集中、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集镇实施“十个一”特色小城镇建设,田坝、海岱、得禄、宝山、来宾,热水、务德、杨柳、文兴、乐丰10个宣威市级“十个一”小城镇建设初具成效,热水,田坝、乐丰,海岱、杨柳5个曲靖市级“十个一”建设基本建成,宝山镇、得禄乡重点小城镇建设已通过曲靖市级验收。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效带动周边村庄及集镇发展,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水两污”项目稳步推进。在17个乡镇实施以集镇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为建设内容的“一水两污”项目38个(其中:供水项目6个、污水项目15个、垃圾项目17个),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每个项目补助建设资金150万元。目前,已完工投入使用项目14个,在建项目20个,未开工项目4个。

(五)产业稳步发展

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体系基本形成。

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从2010年的38个增加至54个,其中,二级资质企业5个,三级资质企业2个,四级资质企业15个,暂定资质企业32个,市外注册企业5个。许可预售楼盘38个预售面积327.4万平方米;自2013年以来,房地产业累计完成投资84.5亿元,完成税收12亿元,销售房屋168万平方米,销售总额累计达61.6亿元。

建筑业。建筑施工企业从2010年的30家增加至44家,其中,二级资质20家,三级资质20家,电力专业承包三级企业2家,劳务分包企业2家。有建筑设计资质企业2家,监理企业1家,装饰装修企业1家,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3家。累计完成建筑业产值177亿元,建筑业从业人员年均达3万人。

(六)党风廉政建设明显加强

一是按照各级党委的统一部署,住建局党委深入开展 “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和“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活动;二是大力推进“四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要求全局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在党委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班子成员凝聚力、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每月组织一次的中层干部学习会议,并安排两名中层干部进行“述责述廉”;四是组织全局干部进行警示教育,观看《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始终把抓警示教育作为廉政建设的首位,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五是制定《宣威市住建局学习制度》、《宣威市住建局财务管理制度》、《宣威市住建局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宣威市住建局请销假制度》;六是党委与各党支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与各单位签订“一岗双责”公开承诺书,做到年初有安排,年终有考核。七是着力解决“不严不实” 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八是加强党组织建设,严把入口关,党员发展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010年以来,共发展党员3人,完成党组织关系转接39人次。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住建局党委,对关心支持并参与全市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广大党员和其他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城市断头路多,路网不闭合,道路通行能力差;市政管网覆盖率低。城市供水管网、排污管网及燃气管网规划建设滞后;市政配套设施不全,公共服务质量低。二是城市品质还不高。城市绿化档次低,居住小区品质不高,尤其是老城区居住环境较差;城市建筑风貌不协调,缺少地方特色;三是城市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产业链条短。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城市经济乏力。四是党风廉政建设仍需加强。在行政审批、工程建设和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风险依然很高,仍需加大监管力度。

二、明确目标,全力开拓创新

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按照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十三五”规划目标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继续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8.5平方公里,集镇建成区面积达7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2%。

要实现上述目标要求,必须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继续完善城市功能

路网建设。一是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打通城双路北段、双龙路北段、戚井路北段(榕峰路至—一环路)等城市断头路,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二是完善西一环周边路网建设,主动接入西一环,形成循环系统,启动建设街西延线、振宁路西延线、通祥路西延线、五中路西延线等4条西一环和振兴街之间的连接线建设。三是新建一批城市道路。开工建设东山路,榕昌路北段,榕峰路西延线等。

市政地下管网建设。一是对城区地下管线进行摸底普查,启动编制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摸清城市地下管网情况。二是积极争取立项及资金支持,启动第二自来水厂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城市供水率达99.5%。三是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配套管网建设,开展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十三五”末污水收集率达87%;四是加快燃气管网建设。逐年铺设城市中压干管,推动燃气进小区, “十三五”末燃气普及率达85%。

(二)提升城市品质

继续实施城市“五化”项目。一是提升绿化及管养水平。对行道树、小广场、游园绿化、道路中央隔离带进行提质改造,大力提升城市绿化档次,争创国家园林城市。二是提高亮化美化档次。维护维修好现有照明及亮化设施,重点做好背街小巷、盲点盲区的增亮补亮工作。三是做好主要街道建筑物立面装饰改造工作,实现“一街一景、一街一风格、一街一亮点”。

全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在城市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在农村实施“七改三清”行动(四治:治乱、治脏、治堵、治污;三改: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一拆:即拆除违法违章建筑;一增:即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七改: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三清: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

(三)加强住房保障

开展城市棚户区改造。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西河片区、西片区、东门海子片区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到2020年完成老旧危房改造。

抓好保障房建设及管理。组织实施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工作,年底前完成2012年东门海子保障房分配入住工作,完成已建公共租赁住房档案归档工作并建成信息系统。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拟定《宣威市房地产市场管理办法》、《宣威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规范物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每年实施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管理,提高建筑工匠技能。

(四)培育城市产业

推动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融共进、同步发展。按照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完善城镇功能,以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支撑产业发展,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产城一体、城园相融、宜居宜业新格局。一是鼓励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合并升级,做大做强,扩大业务范围和领域,提升企业资质等级,向多元化方面发展,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安全及质量管理水平。二是严把房地产业准入门槛,引导企业降低房地产开发容积率,提高绿地率,配套建设公共设施,打造品质优良的居住小区。

(五)统筹城乡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十个一”特色小城镇建设,力争“一水两污”项目在乡镇全覆盖;二是抓好省级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示范村建设,做好传统村落保护,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市与乡镇、乡村协调发展。

三、加强党的建设,严肃党风党纪

坚持从严治党,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思想建设,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是加强“三观”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有关党纪党规方面的文件,让全体党员不忘初心,不忘规矩,不忘宗旨,在工作中起好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让党员学习形成制度化,并选好学习内容,做到学有所获,不走过场。

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好领导和堡垒作用。一是加强党委班子建设。通过强化学习和实践锻炼,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提高班子的工作能力,把班子建设成为团结而又充满活力的的领导集体。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通过选好、配好支部班子,把支部建设成为城市建设攻坚战中强有力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既注重党委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也要注重党员队伍的业务素质提高。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确保党委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一是要树立苦干实干的作风,广大党员要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敬业奉献的思想,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要廉洁自律,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在工作中严格按规矩办事,做到不违规、不违纪。三是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不忘纪律,慎交友,交益友。四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领导干部不仅要抓好本职工作,还要从自身做起,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滋生。五是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做到有举报必查处,有贪腐必惩处,不姑息,不迁就,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编辑:Mr先生 审核:system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