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6年,宣威市这一年在民生、交通、旅游、经济等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那这一年里有哪些变化吗?宣威之窗小编根据这一年来所发布过的新闻特别筛选整理出十大新闻事件。
事件一:地景公园项目建设
1月19日,宣威市地景公园项目正式启动,计划总投资约2.85亿元。围绕“一带一环八节点”的景观结构,建有丝路廊桥带、公园环路以及喷泉广场、湖心亭、亲子园、植物园等景观。其中,公园占地137亩投资7726万元,周边商业60934平方米投资20812万元。现正在进行驳岸、环路、服务用房、雕塑设计及绿化建设。
事件二:阿里村淘项目在宣威建成
4月29日,宣威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暨农村淘宝宣威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截至9月,发展农村淘宝合作人40名,开设村级服务站40个,带动就业创业200余人,4月下旬至今,电商销售额已超3000万元。
事件三:永安机场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宣威机场的建设情况让全宣威人都非常的关注。8月19号上午召开评审总结会上,根据几个备选机场对比评估,最终确定永安场址为首选场址。宣威民用支线机场项目估算投资22亿元,现已纳入省“十三五”规划,并上报国家发改委争取纳入“长江经济带规划”、“国家十三五规划”,机场为4C级的支线机场。预计2017年6月开工,到2025年旅客年吞吐量为35万人次。
事件四:世界第一高桥建成通车
12月29日上午9点,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第一桥(尼珠河大桥)正式通车。于2013年开工建设,大桥主跨720米,桥塔高269米,桥面距离水面565米,位于云贵交界处的界河泥猪河上。除了高度是世界第一外,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跨径的钢桁架梁斜拉桥,由云南省和贵州省共同出资修建,总投资为10.28亿元,桥面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事件五:第一、二人民医院新规划落成
8月18日,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位于双龙街道龙堡路与环城东路交汇处,是云南省“百县百医院”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4.1亿元,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设住院病床800张,项目建成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规模档次、设施设备、服务功能将得到极大提升。
12月30日上午,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搬迁仪式。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是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5亿元。
事件六:南博会签约7个项目协议投资26.61亿元
6月12日—13日,第四届南博会暨第二十四届昆交会上,我市签约7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金额达26.61亿元,项目来自重庆、深圳、山东、湖南、贵州、浙江等省(市),涉及农业、制造业、生态旅游、环保4个领域。
事件七:首个风电场项目投产发电
11月9日,宣威市首个风电场三尖山风电项目的首条送出线路工程竣工验收,成功实现了电气部分零缺陷投运,线路被命名为110千伏绿平线,也是宣威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风电项目。项目位于普立宝山交界,总投资4.8亿元。
事件八: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
2015年11月1日零时起,宣威市4个公立医院正式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价”销售,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同时作调整。改革后,全市4家公立医院减少的药品差价收入的80%通过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弥补,其余的20%让利给百姓。经测算,年让利总额达近2000万元。
事件九:“国培计划(2016)”送教下乡培训活动
为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和现代教学技能,促进现代化信息教学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宣威市多个中小学举行了“国培计划”,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训教师21103人次,其中,“国培计划”项目培训培训教师达9081人,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7115人次,校长培训12人次,骨干教师培训419人次,初中音乐、美术教师培训105人次,师德师风及安全专题培训305人次,管理干部培训1028人次,其它培训2361人次,这样大规模的教师队伍集中培训在宣威市尚属首次。宣威市作为云南省人口大市的同时,也是响当当的教育大市,全市拥有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近30万人,每年被全国高等院校录取学生都在万人以上,年年都有高中生考取清华、北大等名校,今年仅上本科的考生就达9890人。
事件十:中国•宣威(2016)火腿美食旅游文化周盛大举行
8月6日-12日,在“中国火腿文化之乡”——云南省宣威市举办以“游乌蒙山水 品宣威火腿”为主题的“中国•宣威(2016)火腿美食旅游文化周”大型活动。本次火腿美食旅游文化周成功举办了“迎客火腿宴”开幕活动、美食一条街活动、东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观光活动、杨柳“可渡河畔赛歌会”活动、普立景区户外体验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特色美食、休闲旅游活动。据统计,节会期间累计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90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进我市美食、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将我市打造成为“中国火腿美食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从接触这一年宣威有关新闻而来,小编看到了宣威的变化发展点滴,虽然感觉发展没有大城市那种快节奏,但也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下去。宣威的发展离不开外界的投资和开发,更离不开作为家乡一份子的我们,需要的是支持,多一些包容。这一年以来,虽然很多人都会觉得政府所做的许多有关民生的工程,可能没有满足“部分人”的需求,但政府也会不断的努力完善,例如针对于残疾人的“两项补贴”、大学生创业扶持、医疗保障、农村道路、饮水等等,都在从各方面筹集资金改善问题。回首2016已经结束了,期望2017宣威的发展更加好。2017您最期待哪些方面的变化吗?
编辑:Mr先生 审核: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