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张绍祥:苗族民间文学的“活化石”

每一次看到张绍祥,我都会有某种程度上的错觉,觉得他就是自远古走来,一路向西的苗王。而那个下午,当我们一行人见到他时,他穿着整洁的白色衬衣,间杂有白发的头发一丝不乱,他手里拿着一件妻子制作的大花衣,指着上面的图案一一给我们讲解各种图案各自代表什么,有着怎样的意义。叙述有条不紊,语调从容温和。谁能想象得到,这么一个儒雅的学者,就在昨天,我们打电话联系他的时候,他居然在山上打猎!苗族同胞的传统生活习俗,在他的身上依然保持得很好。

张绍祥现场收集苗族民间故事。

我的心里除了感动,还有感慨。这么多年,他的足迹一直在高高的苗岭,他的身后,风声和歌唱裹挟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大地上传唱,丰富着我们开阔的文化谱系,构筑着我们坚实的文化传统,也必将见证和记录着我们的生活进程。从他身上,我们最深刻地体验着什么是文化的生生不息。

耳濡目染

自小受苗族民间文化的熏陶

张绍祥,男,1952年12月出生在宣威市倘塘镇松林村委会马脖子村。他的父亲张树明是苗寨里为数不多的精通苗文的人,也是讲故事的行家,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苗文,耳濡目染,让他对本民族的文化深感兴趣。聪慧的他在父亲潜移默化的熏陶下继承了很多民间故事。他的记忆力惊人,只要是听过一遍的故事,就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故事得从源头说起,五千多年前,被苗族尊奉为祖先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在涿鹿大战中不敌黄帝,败走疆场,溃退中原——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迁移,它后来被称为人类史上的“最古长征”,顽强地长在后世所有苗族的服饰、歌谣、口耳相传的故事以及一代一代人的情感里。

因苗族人没有文字,对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许多事件,他们无法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他们只能将记忆倾泄进另一些东西中。他们把关于天地、日月的形成和运行,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物种及人类的起源、发展以及迁徙、婚礼、丧仪等内容通过服饰、歌谣、故事、诗歌来体现。这些故事在高高的苗岭流传,散落在苗家小院,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而张绍祥,用一生的时间,把这番深切的倾诉之情一点点拾起,汇成了一本本书,让我们穿越时空,看见一个民族的家国梦和所有的爱恨悲欢。

民间文学是民间生活的结晶,民间生活是民间文学的土壤和源泉。苗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宣威苗族最先是从贵州威宁一带迁移到两县相邻的村寨居住,他们不屈不挠,辗转迁移,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在长期的迁移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苗族民间文学,它既是苗族人民世代知识智慧的结晶,也是苗族数千年艰辛历程和卓绝斗争的缩影,经过历代优秀歌手和故事讲述家们的丰富完善,传承到浩如烟海的苗族民间文学宝库中,成为我们今天拥有的优秀文化遗产。

收集素材

用了录音机6台,磁带百余盘

1984年,张绍祥由宣威县人民检察院调入县文化馆工作,时值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决定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丛书。他参加了“全国民间文学理论培训班”“全国民间文学集成理论培训班”等,开始系统地学习民间文学理论。深入的学习再次激起了张绍祥对本民族文化那浓浓的情怀,他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苗族民间文学的搜集、走访、记录、整理和研究中。张绍祥采用“全面普查,重点搜集,精心整理”的方法,展开对全市范围内乃至云贵两省的苗族民间故事、谚语、音乐、舞蹈等的实地调查和采录。

张绍祥出版发行的部分书籍。

他开始了漫长的走乡串寨,到处收集散落于民间的苗族古歌、民间故事,其足迹遍布高高的苗岭。在搜集民间文学作品的艰苦日子里,由于需要采访的歌手、故事家多数分布在交通极不方便,经济非常落后的山区村寨,张绍祥克服了种种障碍与困难,走遍了云南宣威、贵州水城等地无数的少数民族村寨,几乎所有苗寨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由于那时的采集方法很落后,只能一字一句翻译,一字一句记录,而民歌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用录音机录制。采访一个故事,抑或一首民歌,总是几经周折方能完成。谈起资料搜集的艰辛,张绍祥仍记忆犹新:“山路崎岖,录音机在采风的路上摔坏一台又一台;历经坎坷,采访时不被理解甚至被人骂出门来。自从开展民间文学集成资料搜集工作以来,我自己先后出钱购买了录音机6台,磁带百余盘。” 

历尽艰辛,终于把苗族民间故事汇编成集,完成了他穷尽毕生精力而为之努力的一桩心愿。张绍祥共采录苗族民间故事、传说、歌谣150余万字,从中精选出苗族民间故事117篇,编辑出版了32万字的《宣威苗族卷》,其中被选入《云南苗族民间故事》的有33篇10万余字,足足占了省卷的四分之一;选入曲靖地区卷的有19篇8万字。此外,还编辑出版了苗族民间故事《太阳月亮守天边》、宣威民间故事《蓝靛花》《宣威歌谣》等。编著出版了民间文学资料卷《宣威苗族》《宣威谚语卷》和《宣威民间文学集成综合卷》。张绍祥在文学创作和民间文艺的创作工作中,不仅在作品数量上有了很大突破,而且在质量上有了较大提高。他所搜集整理的100余篇民间文学作品分别在国家级刊物《民间文学》等杂志上发表,并有50余篇被选入省卷和其他民间文学集,还有一部分被选入国家卷。先后在国家、省、地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作品100多万字,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传承之路,尚在延续

《曲靖日报》以“他的足迹刻在苗岭”报道了他的事迹。由于在苗族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中成绩显著,1984年至1986年他连续三年荣获曲靖地区文学艺术创作三等奖;1991年获曲靖地区民间文学创作一等奖;1994年获曲靖地区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奖;1997年创作成绩突出获曲靖市文学创作三等奖。1988年获文化部、国家民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联合颁发的纪念奖。1991年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集成总编委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奖励。1991年受到省文化厅、省民委、省文联的表彰奖励;1993年荣获省政府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三等奖。2000年被评为云南省“德艺双馨”中青年(优秀)会员,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表彰,被评为优秀编辑,晋升为副编审,成长为“滇东北唯一健在的西部大花苗民间文艺家和著名学者”,2013年被曲靖市政府命名为曲靖市级宣威苗族民间文学传承人。

在谈到如何看待这份苗族古老文化遗产时,张绍祥坦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苗族民族文化面临受众减少的问题。“苗族民间文学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后继无人现象极为严重。现在苗族青年都听流行歌、看大片了,真正愿意跟我学的不多了,讲苗语的人也越来越少,多数人已经被汉化。”现在,他的侄子张爱平、张辉正跟随他系统学习苗族民间文学写作。西泽的朱正光也慕名到他这里拜师学艺。传承之路,尚在延续。

天色渐晚,临别时,张绍祥的情绪依然还陷在他钟爱一生的苗族民间文学事业中,我怀揣着感动与无限的深思离开了他在宣威市文化路的家。此时,张绍祥还在写作,继续诉说着苗族民间的故事……(张秋菊/文 滕仕万/图)

编辑:system 审核:system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