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浅析西泽乡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西泽乡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宣威市境内,东经103°44′-103°56′、北纬26°07′-26°25′,西泽东与西宁街道、落水镇相连,南与热水镇毗邻,西与务德镇交错,北与得禄乡、龙潭镇及会泽县大井镇睦邻,乡政府驻地距宣威市区31公里,国土面积378.2平方公里。

集镇简介:集镇位于宣威市以西31公里的西泽乡孔家湾村,所在地处于西泽乡门户位置,至城区仅需30分钟车程。集镇地块为一火腿形状,整体平坦,北阔南窄,东南部背山,东部略高,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集镇地东面为山坡,山势较为平缓;东北部与宁家湾村和西泽中学毗邻;西面为街区,宣威—西泽公路及扯卓河;西南为西泽的主要桥梁及扯卓河、中河交汇处;南面临中河,河提完善;东面为农田。

集镇规划区:总用地为850亩,规划区性质定位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生态、旅游、休闲三大功能为一体的水乡小镇。依托山水美景,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城市边缘的宜居小镇;依托旅游和区位优势,打造成为省内外知名的旅游度假小镇。根据集镇的地形特点和未来的发展空间,规划区总体布局按照“两片、两带、两心”展开,“两片”是以刘家大桥为界来划分,以北为北片区,以南为南片区,北片区主要以居住功能和旅游度假为主,功能相对单一,南片区功能较为齐全,布置西泽乡四大中心(行政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和居住组团;“两带”是以东西向的扯卓河和南北向的西泽河作为两条景观带;“两心”是指北片区的中心广场和南片区的政府广场。

一、主要旅游文化资源

西泽是革命老区,又是“文化之乡”、“柿子之乡”和“白糖之乡”,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自然风光独特众多,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地方民俗深厚淳朴,民族文化独具特色,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珍贵的革命遗址,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滇东碧玉的美称。拥有丰富的土地、森林、人力资源优势,有耕地70826.4亩,森林覆盖率达74.9%,劳动力资源2.5万人。境内无工业污染,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是人们休闲、观光、乡村度假胜地,有宣威小“香格里拉”之称。自然景观主要有:悠然的“农家乐”,奇绝的天坑,古朴的三台洞,神奇的仙人洞,幽静的太极潭,清幽的金竹箐,美丽的迤那瀑布,迷人的天然“氧吧”,秀美的“小三峡”,险峻的“三道崖”,风景如画的戈平、迤那瀑布、戈平瀑布、“百年古树”等景点。民俗文化有:苗族芦笙舞、睦乐花灯、白糖加工技艺、竹编工艺、根雕石艺等。红色文化有:滇东北地委和永焜支队司令部、军政干部学校、枪械修理所、印刷厂、后方医院、物资仓库等革命遗址。辖区内还有即将建成的中型水库1个,建成后将成为西泽旅游发展重点区域;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三台洞)、曲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白糖之乡、竹编之乡)、曲靖市级生态村2个、宣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三台洞、大有桥、如意桥、太极庙)、宣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个(建设苗族芦笙舞、睦乐花灯、白糖制作技艺、柿饼制作技艺、竹编技艺、根雕技艺、建设苗族婚姻习俗)、根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名(何云良)、民间文艺队伍6支,文化氛围浓厚。

二、旅游文化产业现状

一直以来,西泽就被宣威市委、政府列为宣威旅游发展布局中的西线—西宁西泽生态旅游线的核心区域,“十二五”期间,市发展计划局、旅游局等部门已把西泽列为重点旅游乡进行规划建设。乡党委政府更是把保护原生态的旅游资源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引资、社会捐资、项目带动,于2005年投资260余万元,重建三台洞,成为宣威“八景”之一;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150余万元,新建滇东北地委和滇桂黔边纵队第六支队西泽革命纪念塔一座、纪念广场1个;2011年,私人投资200余万元在大龙潭建成农家乐1个;2011年,投资30余万元,在从宣威进入西泽的青务线两旁栽龙竹,绿化美化公路沿线。2013年,投资100余万元,实施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改善集镇面貌,2014年,投资130余万元硬化集镇至大龙潭道路。同时,通过不断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公路建设、桥梁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等项目,全乡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村村容村貌得到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西泽乡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大力整治乡村旅游环境。现建有农家乐3家;餐饮服务业11家,住宿6家,白糖系列产品、竹制品、根艺制作等各类旅游商品加工678户。有农业科技示范点5个,旅游休闲农业示范村15个,农业观光采摘区10个,农业种植示范户2600户,养殖示范户1925户。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公路新修和维修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村容村貌得到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西泽依托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吸引了曲靖、宣威市区及周边乡镇游客,游客均为周末自驾游、摄影协会、自行车协会、家庭聚会、同学聚会、三台洞佛教活动等,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步伐。同时,我乡白糖、柿子、核桃、板栗、葛根、蔬菜、竹制品等特色农产品也备受外来人员的青睐,成为农民实现短期增收的有效途径。

三、西泽旅游的发展之困

(1)同质性强的资源本底

    西泽的植被覆盖率较高,旅游景点较多,但是这种较高的植被覆盖率以及旅游景点多与周边的其他乡镇相比,其他乡镇的生态资源稍微强于西泽乡,这种资源差异对西泽乡产生了一种资源遮蔽效应,导致宣威市区的客群到其他乡镇购买消费生态旅游产品。

    (2)市场性弱的产品项目

    西泽生态环境良好,多秀山丽水,可以打造出许多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但是,目前西泽乡诸多旅游景点由于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的不足,难以真正实现旅游接待及旅游收益,最终导致缺乏市场化的旅游产品,西泽旅游的市场处境也相对尴尬及为难。

    目前,三台洞、仙人洞景区、迤那瀑布及石城河水库景区、大龙潭景区、云南第一坑(睦乐天坑)景区、戈平古树群景区、红色文化生态旅游、自驾及露营基地建设、长寿养生区建设、古村落保护整治与修复、民族文化旅游、小江峡谷探险旅游区等等一批优质旅游资源均未形成市场化的旅游产品,更没有带动周边村落旅游的发展。

(3)项目资金不足

    缺乏大项目支撑,政府无力开发,企业投资需资金较大。虽然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特色旅游城镇规划纲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旅游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但没有配套项目和资金支持,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开发需资金较大,吸引企业或公司进驻投资开发困难。由于缺乏资金扶持,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革命遗址、民间文艺队伍发展滞后,恢复重建比较困难,缺乏新的活力。

(4)文化产品品味低

文化产品还停留在粗加工生产阶段,无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和大的龙头企业带动,没有形成主要经济来源,无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较慢。旅游文化宣传队伍建设不强,宣传面不宽,带动性不强,影响力不高,知名度没有提高,推动旅游发展进程慢。

    (5)市场形象定位不鲜明

    西泽乡村旅游属于后起之秀,未开发建设成专门的旅游景区,市场形象知名度较低,对外地游客的知名度较低,游客多为部分曲靖和宣威本地的自驾车游客。游客多为一日游,以观光休闲、品尝美食为主,平均消费50-100元,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作为宣威“后花园”仅属于功能定位,尚无有力支撑产品。因缺少形象生动、新颖鲜明的市场形象定位,导致西泽在宣威市及周边区域尚未树立起区域性旅游形象。产品和项目的缺失,基础设施与配套的不足,导致亦未形成市场上的自发形象。

    因此塑造什么样的西泽形象,打造什么样的市场品牌是当前西泽旅游发展急需解决的困境之一。从长期经济发展来看,休闲农业和旅游项目开发应作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工作的重点。

    (6)旅游开发的杠杆未明

    西泽乡村旅游整体上处于“有资源,缺产品;有人力,缺人才;有资产,缺资本”的三有三无的无奈发展现状。

    即:有大体量的林地山地资源,但是缺少市场产品;有众多的淳朴村民,但是缺少高水平的旅游人才;有让其他乡镇羡慕的全乡域的青山绿水资产,但缺少撬动市场的强大资本。

    如何改变目前的现状,使资源变成产品,使人力提升为人才,使绿水青山产生综合效益,西泽乡迫切需要寻找有力的杠杆,来撬动板桥旅游的突破性发展。

    四、总体定位

    根据宣威市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西泽属西部旅游片区的核心区,地处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区,是宣威市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以西泽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基础,改善仙人洞、大龙潭等水域休闲环境,优化乡村道路环境,打造生态与乡村休闲景观,以生态休闲文化为时尚、乡村风情旅游为亮点,做出生态旅游项目、乡村休闲度假项目、文化旅游项目、生态观光旅游项目等,将西泽建设成为集休闲游憩、文化体验、生态观光、养生度假、骑行、探险于一体的生态型休闲农业目的地。

建设发展目标和定位:突出生态与乡村旅游的主题特色,重点打造成以河谷风光、峡谷探险、农业休闲、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为鲜明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片区,成为连接会泽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区域。重点功能区建设:建设以西泽河谷、大龙潭、睦乐天坑、石城河水库、金竹箐、迤那瀑布、新房天然氧吧、迤毕古树林等为重点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以西泽河、小江峡谷为重点的峡谷探险旅游区;建设以石城、仙人洞、戈平等为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区;建设西泽、戈平、新建等一批旅游特色村,着力打造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产品。突出回归自然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主题特色,重点建设西泽、戈平乡村休闲旅游区;重点建设大冲苗族文化体验旅游区。

    五、发展战略

    (1)“四全旅游”战略

    “四全旅游”战略即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发展方式来打造,最终实现由“景”向“境”的转变,乡村旅游规划将西泽打造成旅游境区小镇。

    (2)龙头带动战略

    (3)产业互动战略

建有以玉米、烤烟、水稻、马铃薯、蔬菜为主的基地31个;养殖以生猪、肉牛、山羊等为主,有规模以上养殖小区8个,发展较迅速;有以生产丝窝糖、白糖、凤尾糖等系列农特产品;有以竹子编织的背篓、提篮等竹制品;有柿子、核桃、板栗为主的果类食品6万余亩。在西泽村、睦乐村、石城村、迤那村流转土地发展5000亩玉米制种,在新建村发展猕猴桃、寿桃基地1000亩,在多个村发展蔬菜500亩,在睦乐村发展中药材基地500亩,在迤那村、向阳村等高寒山区种植百合2000亩,在马戛、迤必、向阳、糯着等村建立10000亩以加工型品种为主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在马戛村创办1个优质粮高产攻关示范园,在西泽村创办1个特色产业园,依靠气候、水源、生态和交通等优势,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15个,在低热河槽种植早蔬菜基地5个,积极发展辣椒、番茄等绿色产品和订单蔬菜4000亩,引导农民逐步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种植道路。

    (4)品牌驱动战略

    改造提升西泽白糖、竹编、根雕、盆景、奇石等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发展蔬菜、柿子、猕猴桃、核桃、板栗、葛根等特色农产品,打造魟鳟鱼、西泽野生鱼、西泽羊汤锅、西泽农家饭、宰猪饭、碳山烧烤、三台硐素饭等特色餐饮及特色文化品牌。

    (5)景区联动战略

整合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等,以旅游景区、旅游特

色村、文化旅游小镇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打造戈平村、西泽村、新建村、石城村四个旅游特色村,争取实施西泽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推进天坑、小江漂流、西泽小集镇、迤那四家村水库自驾游等项目开发建设。在新建、西泽集镇、大龙潭、戈平依托建设120个“农家乐”,“农家乐”建设实行点线建设的方案,新建集旅游、特色种养殖基地1个,西泽白糖和手工艺传习中心1个,包括西泽白糖生产加工销售服务设施、根雕、竹编、刺绣等旅游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传习、经营。

    六、空间布局

    优化西泽乡域、村落、交通、河流、生态环境,提升仙人洞、大龙潭、小江峡谷等景观休憩娱乐功能,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服务设施,以西泽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为基础,以乡村休闲、度假养生、宗教旅游、小江漂流等多种市场需求为支撑,活化西泽特色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充分打造具有西泽乡村旅游特色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西泽旅游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依托青务线的交通优势和生态优势,合理布局景观轴线,撬动西泽优势资源,从而形成片区联动、中心突出、轴带牵引的旅游发展布局。

布局理念:一核引爆,一带牵引,八区联动

布局结构:一核一带八区

 

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建设、有序发展”的要求,实施旅游景区、旅游特色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旅游建设工程,改造提升和建设一批重点旅游景区项目、一批旅游特色村项目、一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促进西泽乡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 西泽乡村休闲旅游区

在目前已初步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基础上,按照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结合资源特色和建设条件,加快改造建设,建成集生态游隙、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小镇度假、户外运动、康体养生等为一体的国家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区和3A级景区点。着力打造成精品旅游景区,进一步提升西泽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成为西泽旅游发展的支撑旅游景区,建设投资1.5亿元,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以上。

1、西泽旅游小镇建设

建成以生态休闲度假为特色,集文化体验、生态养生、康体健身、休闲度假、游客集散等多功能的休闲度假旅游小镇。重点改造民居建筑风貌,配套旅游服务设施,营造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氛围。

2、三台洞、仙人洞景区——心灵的休憩之所。三台硐寺庙背靠熊岭,面临龟山,建在陡峭的山崖上,内含五洞,洞洞相连,洞底有清泉,景观奇绝。通过民间庙会等活动,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可举办“种植心愿树”等活动,在三台洞寺庙后面的熊岭上种植柏树,梅花等树木,让游客们自己种树,体验参与的乐趣。

仙人洞与三台硐隔河相望,中间如意桥相连,把仙人洞前面土地征收起来,建一个水上公园,在公园里布置亭台,种植花草树木,开展各种各样的水上娱乐项目,游客们从三台洞下来后,自然来到这个水上公园放松身体,娱悦心情。

3、迤那瀑布及石城河水库景区——壮观奇绝。远看迤那瀑布,恰似三条巨大银练,悬挂在峡谷之上。仰望瀑顶群峰浮动,水沫飞飞溅,如万斛明珠,晴天彩虹横跨瀑布,增加了几分娇媚。迤那瀑布的景观四季各异,夏秋气势雄浑,捣金碎玉,令人心悸魄荡而又豪情满怀;冬春水流清澈,别有一番轻流曼舞的婀娜多姿。瀑布下游,河水迂回曲折,于参天古木、花草掩映间潺潺流淌,形成无数个“天然浴盆”。和迤那瀑布交汇的另一处美景是瑞井峡谷,瑞进峡谷以其秀美深幽著称,是露营和自助烧烤的绝佳去处。

4、大龙潭景区——原生态的人间仙境。在大龙潭边建一个特色的农家乐,以“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为主食,在农家乐内有棋牌娱乐、根雕欣赏、游泳和垂钓等活动。

5、云南第一坑(睦乐天坑)景区——惊险与刺激。从山脚修一条旅游步道直到坑边,修路的石料可就地取材,路的两边可植一些风景树,供人乘凉休息,节假日可组织“云南第一坑”登山健身活动,坑里可举行惊险无比的攀崖表演,观赏令人惊奇的地质陷落和最原始的植物生态。从云南第一坑往南,可观赏一柱擎天,到“双包窟坑”探险,往西就是神秘的371军事洞库。

6、戈平古树群景区——田园牧歌般的农业生态园。金秋时节,山上红叶,村中的翠竹,金黄的柿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游客可亲自体验摘柿子时丰收的喜悦之情,也可亲身制做柿饼,还可动手做竹编工艺品来盛柿子,乐在其中;沿戈平河而上,可去亲近温柔的“美女瀑”,可组织摄影、写生比赛;到“美女瀑”背后的“天然氧吧”里,全身心放松,可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小江峡谷探险旅游区

建成集小江漂流、峡谷探险、科学考察、生态旅游、乡村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峡谷探险旅游区。重点建设漂流河段区和峡谷探险区,并结合旅游特色村建设配套服务区等。建设投资1.5亿元,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

(三)、旅游特色村建设

依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区打造生态型旅游特色村;计划实施黄家台子、大龙潭、何家村、李家村、睦乐村、迤毕村。

(四)、金竹箐生态旅游区

融合生态建设项目,建设金竹箐生态旅游区。

(五)、民族文化旅游

建设村位于西泽乡南部,距乡政府8公里,建设苗族热情、纯朴,能歌善舞,不仅有古朴的节目表演,精彩的芦笙吹奏、精巧的手工服饰、奇异的恋爱婚俗等,还有别有风味的牛角酒等民族餐饮,令人赏心悦目,是西泽旅游开发构想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建设村的苗族风情旅游立足大冲,开发“苗”文化旅游精品,突出“苗”味。使游客不仅能看到建设大山的秀丽,找到原生态带来的心灵归宿,还可以感受到建设最独特的苗族风情,了解到丰富而有趣的苗族文化,同时能喝到苗族同胞热情的牛角酒,吃到外面很少能吃到的苗家土鸡,在苗族精美手工艺品等方面,还可以开发些纪念品,做足“苗”字文章。一是进行道路和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交通状况和大冲村内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雅且干净的环境;二是对苗族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成立专门的机构,搜集和整理本地苗族特有文化,特别是对一些逐渐淡化的项目要实施保护。在大冲成立苗族歌舞表演队,全面学习苗族歌舞、芦笙吹奏等,并进行专业的培训,在与游客的互动上做些文章;三是把苗族妇女组织起来,制作本族人特有的手工艺品,在纪念品上做足文章;四是开发些小吃点和烧烤点,把苗族独特味道的土鸡引入,让游客“余味食足”;五是在征求并尊重苗族同胞意见的基础上,适当安排些游客参与苗族同胞奇异的婚恋习俗。

(六)、红色文化生态旅游

西泽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是宣威的革命老区,因此,开发西泽的“红色文化旅游”为我乡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优良传统动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对我乡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结合我乡实际,从我乡旅游资源来看,应以自然景观为龙头,带动“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1、“边纵”六支队根据地的开发。1949年4月中旬,滇东北地委和永焜支队进入西泽建立根据地,在西泽先后建立了人民军政学校、印刷所、修械所和后方医院,因此西泽留下了“小延安”的美名。一是建立纪念馆、纪念塔、纪念馆内收集珍贵历史资料,珍贵实物陈列,以便启迪后人;二是完善和保护好原六支队办公旧址,包括滇东北地委和永焜支队司令部驻地符家湾;滇东北人民军政学校所地符家湾仙源小学遗址(原貌已不在)可立碑纪念;永焜支队修械所在地戈平何家村旧址,永焜支队后方医院西泽黄家台子;三是纪念馆前建立一个大型集会广场,号召广大党员同志到此举行入党仪式和入党誓词活动,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号召广大学生到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其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

2、“371”洞库的开发。“371”洞库是备战时期使用的秘密军事基地,可在洞内阵列一些古枪、古炮、弹药,使游客能亲身接近实物,同时把“371”洞库开发为以民兵训练、学生军训、兵前集训等内容为主的军事训练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把它打造为一个以体验军营生活为特色的旅游景点。

(七)、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二级游客服务中心1个。结合旅游咨询分中心建设,重点建设相应的停车场、游客服务区、旅游咨询服务台、旅游厕所、旅游商品购区等。建设投资500万元。

2、游客服务点13个。结合旅游咨询站点建设,重点建设游客服务点,提供各种旅游咨询服务,同时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游客服务配套设施等。建设投资650万元。

3、旅游厕所20个。按照因地制宜、方便游客、简洁实用的要求建设。建设投资400万元。

(八)、自驾车营地和野外露营地

结合旅游区建设,重点建设停车场、游客服务区、旅游厕所、旅游商品购区等旅游服务设施。

(九)、旅游住宿设施和旅游餐饮建设

至2020年各类床位达2000张;各类餐位达4000个。

七、发展目标

    突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把西泽打造成为一个城市边缘的宜居小镇,建设成宣威的一个“后花园”,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成为西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推进全乡经济繁荣、生态环境良好、民族团结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最终实现小康目标。

力争3年内,将本项目建设成为以观光、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为先导,以旅游地产为主体的新兴旅游小镇,成为宣威旅游新名片;力争5—10年内,建成云南乃至全国知名的特色旅游小镇。通过项目的开发经营,全面拉动西泽的餐饮、住宿、交通的发展,提高西泽的知名度、促进招商引资和西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配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置农村的闲散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八、项目设想

(1)休闲步行街

在西泽河两边建设一条休闲乡野步行街,提供餐饮、娱乐服务。服务方式与流程充满乡村文化特色,让游客歇脚聊天感受乡村水驿的地方,部分建筑可以采用现代科技设计娱乐性设施,将步行街建设成为一个乡村田野流水人家的特色时尚体验场所。同时集镇居民和游客可以在夜晚步行街吃饭、观看夜景等。

(2)集镇广场

在纪念堂地块建特色乡村旅游规划的集镇广场,广场是整个旅游社区的人流中心,在社区广场建造舞台,重点打造景区夜旅游项目,丰富夜旅游生活。广场经常性地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举办文艺演出、文艺晚会,举办各种展览。广场是整个集镇周边居民的联欢阵地,通过举办篝火晚会、啤酒晚会、夜间烧烤、野炊等活动让游客能够参与其中体验快乐。乡村广场中心建民俗大舞台,供节庆期间民俗演绎、乡村活动展示所用。同时还可以采取招商措施增加广场酒吧、乡村咖啡馆、河畔茶馆等基础设施,增加休闲娱乐场所。增加夜晚指示标示系统,风格设计采用乡村小品文化造型,字体显示以昼夜荧光为主。

编辑:Mr小微 审核:system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