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互嵌共融建美丽家园 安居宜居解幸福之道

社区连着千家万户,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各民族和谐融居的生动缩影,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

宣威市宛水街道宣电社区于2021年成立,有汉族、回族、彝族、白族等17个民族,常住人口3176人,这里的居民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多是国电宣威电厂的退休职工。

“宣电社区是典型的企业转居民型社区,在转型期间,面临着工作力量少、物业服务难、自治意识淡、智治基础弱等诸多困境。”宛水街道宣电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付正慧回忆道。

“针对无物业管理的困境,在社区‘两委’主导下,宣电社区先后成立物业公司和物业党支部,物业公司管理层和社区‘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起社区‘两委’、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服务供需方、社区居民五方共建的‘红色物业联盟’。”宛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邓瑾讲起了宣电社区的解困之法。

在社区建设管理维护工作中,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尤为关键。为让社区各族居民主动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治安、文化等工作,充分激发各族居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宣电社区出奇招,见疗效。一是突出“党建+银发助力+基层治理”模式,划分“社区—居民小组—楼栋—单元+睦邻守护人”五级网格,施行“红、橙、蓝、绿、紫”动态管理模式,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二是提供暖心的红色物业、居民群主等服务,让居民看到居委会的工作成果,提升社区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可,从而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三是推出“共享花园”,发动广大居民认养属于自己的“微花园”,以共建、共治、共享方式进行园艺活动和社区环境提升,提升了社区公众参与性;四是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为民服务中心”,就近就便开展居民“微协商”,推进民事共管、民事民办、民事民议,不断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五是开展社区“邻里节”“悠悠粽叶香 浓浓邻里情”“庆元宵 猜灯谜”“辰龙送瑞 春联传福”等活动,为促进社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如今,走进宣电社区,随着各式各样的“微花园”延伸,各色的花朵、绿植让“步步是景、入眼皆画”照进了现实。

宛水街道:余俊优  包毅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