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之窗

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让多例危重患者重获新生

近期,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运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成功治愈30余例各种中毒、脓毒症、急性肾衰竭、肝衰竭患者,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手段,极大的提高了危重患者的生存率,取得了满意效果,让多例患者重获新生。

微信图片_20170825154606.jpg

2017年8月14日14:00,从外院转入一例因癫痫持续状态导致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入院时该患者神志深昏迷、反复抽搐,无尿,血压50/30mmHg,急诊血生化检查提示谷丙转氨酶(ALT)值为470.53IU/L(标准≤40IU/L), 谷草转氨酶(AST)值为1001.87IU/L(标准≤40IU/L),尿素氮(BUN)54.75mmol/L(标准2.50-7.10 mmol/L),肌酐978.69 mmol/L(标准44-132 mmol/L),钾8.36 mmol/L(标准3.5-5.3 mmol/L),肌酸激酶209151 IU/L(标准24-194 IU/L),肌红蛋白测不出(超过仪器测量范围),以上指标数值均超高于正常值。情况危急,刻不容缓,患者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值班医师即刻向ICU戴兴继主任汇报病情,戴兴继主任接报后,马不停蹄,急速奔赴病房,带领科室团队为病人实施“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血浆置换(PE)术”,暂时替代肝脏、肾脏的部分功能,通过体外装置循环,把血液引到体外,在体外的“加工厂”加工,祛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并补充人体需要的有益成分后再输回到病人体内,辅以系统药物治疗,经过11天的轮番紧急救治,8月25日,患者意识恢复,复查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肝酶逐渐下降,肌酸激酶降至1056IU/L,肌红蛋白降至825 IU/L,病情趋于平稳,成功脱机拔管,近期有望转出ICU。

877955461629758090.jpg

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已能独立完成血浆置换治疗项目,在急性肾衰竭、肝衰竭等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方面取得又一新突破。

附: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始建于2014年6月,现有医护人员28人,实行封闭式管理,集中收治全院各科重症患者。目前开放床位18张,其中5个单间病房、负压病房1间,配备有进口多功能床旁监护仪、中央监护系统、进口高端呼吸机、血气分析仪、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CRRT)、便携式超声、移动式DR、快速免疫分析仪、除颤仪、亚低温治疗仪、心电工作站、电动吸引器、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营养泵等先进设施。至今已发展成为宣威市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独立、综合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基地。

ICU的收治对象是所有严重脑、心、肺、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创伤、各类休克、中毒、多脏器功能障碍、大手术后患者。能为广大危重患者提供完善的系统监护、持续的血液净化、有力的循环支持、科学的营养支持、严格的感染控制、高效的心肺复苏等全面的医疗护理服务。

“关爱生命,奉献自我”是我们的服务理念。建科以来,ICU以其良好的临床、教学、科研环境,良好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感人的服务态度,2015年被共青团宣威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2017年通过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

今后,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一如既往,加强专科建设,钻研危急重症前沿理论与技术,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全程安全、优质服务。

延伸阅读: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原因所致横纹肌破坏和崩解,导致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肌细胞内的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循环,引起内环境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尿酸、钾和磷增高,影响内环境的稳定,导致急性肾衰竭。严重患者可出现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肝损害、呼吸窘迫综合征、循环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极高。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指在体外用血浆分离器或离心方法,将患者的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弃掉含有致病因子的血浆,同时补充等量置换液,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血浆置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血浆分离和置换,快速清除血浆中的致病因子,同时通过置换液补充机体所需要的物质,通过PE可清除致病性的自身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成分、凝血因子、冷球蛋白、轻链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内毒素等致病因子,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戴兴继)

编辑:Mr先生 审核:system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